东北网5月2日讯(记者 杨帆 王忠岩) “经过三年的努力,大兴安岭地区在生态旅游业、森林生态食品业等替代产业的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初见成效。会后,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继续加快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孙喜国代表说。

孙喜国代表。
孙喜国介绍说,以漠河县为例,旅游业的发展、绿色食品业的发展,增加了职工就业途径,增加了林业职工的收入。旅游业为漠河1.2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停伐后,转型再就业的林业职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增加了职工收入,这是发展旅游业和林下经济给职工带来的实惠。北红村,2013年以前是省级贫困村,2014年开始发展旅游业,建设了景区景点。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北红村旅游业收入就达到了600万元以上;2016年,旅游业收入超过了1000万元,并在2016年彻底摘掉了贫困村的穷帽子。
孙喜国表示,地区将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抓手,科学谋划高质量、上层次、见实效的重大项目,坚持把向上争取作为激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紧盯国家政策动态,确保林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稳步增强。
责任编辑:张广义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