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生活资讯  >  市民消费
搜 索
冰城红星特菜: 根粗叶壮还无公害 年产千万吨供不应求
2017-05-31 06:52:00 来源:生活报  作者:于海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生活报5月31日讯 西芹、芥蓝、西蓝花、茼蒿……这些从前只能靠从外地引进且价格颇高的“南方菜”,如今已成为冰城市民餐桌上的家常菜。每年4月中下旬,冰城市民都能吃到新鲜、绿色的头茬地产特菜。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些菜大多产自哈尔滨市最大的特菜基地——南岗区红星特菜园区,虽然基地经过了重新搬迁种植,但红星特菜的味道从未改变。

  特菜“吃的喝的”都很特别

  端午节期间,记者随南岗区农林水务畜牧兽医局的专家们来到南岗区红星特菜基地,走在800米长的蔬菜大棚中,透过一个个敞开着的门帘可以看见,棚内一片绿意葱茏,一些菜农正在收割特菜。

  红旗村永发屯的“种菜能手”郭立明和妻子正在收割芥蓝,一会儿工夫,一片芥蓝就被整齐地码放到竹筐内。“你看我这芥蓝,上的全是鸡粪,这菜根有鸡腿粗。”郭立明拔起一棵芥蓝自豪地说,现在大棚里种的菜因为全都施鸡粪,土壤不板结,芥蓝长得高大又粗壮,客户都抢着订货。

  郭立明说,红星特菜基本都是叶菜,像油菜、油麦菜、西芹、芥蓝等,而且品种大多为南方菜、外国菜,能在市场上叫得响就是因为它绿色、无公害、口感好。“还有,我们每个棚中间都有水沟,引的是深井水,无污染、清冽,适合有机蔬菜生长。”郭立明指着一根长长的水管说。

  特菜根粗叶壮颇受欢迎

  “我这油菜最大的有一斤多重,这说明咱红星特菜品质杠杠的!”种植户王大哥今年种的是西芹和大头油菜,他告诉记者,搬到红旗村之前他种的都是玉米、大豆等,从没种过蔬菜,最初种出来的蔬菜一棵也就二两重,经过这几年的深耕细作,土壤更加优质,现在他种的油菜最大的一棵有一斤多沉。

  据南岗区农林水务畜牧兽医局于立明科长介绍,红星特菜基地建在哈尔滨市王岗镇红旗乡红旗村的大田旁,它毗邻哈双公路,在公路两旁都有灌溉的深水井,这儿的空气、水好,土层也很肥厚,种出来的菜绝对质量好。几年前,红星村的土地被征用后,为了保住红星特菜这个品牌,他们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把基地选在红旗乡,就是看中了它的生态和交通环境。红旗村周边养牛、养鸡等农牧业比较发达,为特菜提供了天然的粪肥,使菜在口感和质量上都更胜一筹。

  红星特菜基地负责人刘贵林几乎跑遍了全国的蔬菜市场,他说,红星特菜的品质在全国都数一数二,“我们的黑土地肥厚,对于一些吃茎吃叶的特菜,根粗叶壮才受顾客欢迎,而且还富含维生素和有机质。

  特菜年产上千万吨供不应求

  据郭立明讲,基地每年至少能种7茬菜,每次最多种十多个品种。他说,哈尔滨冬天时间长,如果单一种植,能收个两三茬就不错了,“套种”一些生长期长短、生长速度、成熟早晚不同的蔬菜品种,可以几个月不间断地采摘、出售,能一直持续到立秋后,延长了蔬菜的上市供给时间。

  “红星特菜基地一直以来都担负着供应哈尔滨市新鲜特菜的重任,冰城餐桌九成特菜由‘红星’制造,它是哈尔滨市最大的特菜供应基地。”据刘贵林介绍,红星特菜种植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1991年,红星村村民到天津、沈阳等地运来各式各样的蔬菜在哈尔滨销售,不但卖出了高价,还供不应求。于是,几户观念较新的村民开始种植特菜,试种一年后,马上开始建蔬菜大棚。

  当天,记者正好碰到哈尔滨市农委工作人员到基地检测蔬菜的施肥情况,刘贵林说,基地的每茬蔬菜全部要经过无公害检测,以保证红星菜的绿色无公害品质。基地现有500多个棚室,年产无公害特菜可达1000万吨,90%都要投入到冰城市场,仍然供不应求。此外,基地还配套建设了两个“免洗净菜配送中心”,对部分特菜进行再加工上市,走上冰城各大超市的柜台。

  啥是特菜?

  与我们常吃的土豆、茄子、豆角等不同,特菜一般是指在当地较为新颖的蔬菜。在不同时期,特菜所包含的范围有其不同的内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