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29日讯“我们每天组织社区志愿者分3个班次、每次两人巡河,现在主要任务是劝阻在河岸边烧烤、扔垃圾的。”46岁的刘丽秋是双鸭山市岭东区通达社区主任,也是河长。今年4月13日上任,负责安邦河水库大坝到宝石桥1500米的河段。
刘丽秋从小就生活在双鸭山的母亲河——安邦河边。小时候常在河里玩,水又清又净。后来,沿岸村民把垃圾往河里倒,河水也渐渐脏了。“以前觉得这水是难整好了。”她说,但今年以来有了河长制,变化很大,河两岸好多违法建筑拆除了。

社区志愿者在清理河道。
改革争在朝夕。《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出台以来,双鸭山采取边建立、边解决,先实施、后完善,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方式,迅速开展河长制推行工作,建立了党政领导双层负责、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河长”组织体系。
谁当河长?双鸭山实行地方党政“一把手”抓,一竿子到底。确立了市级河长6人(市河长2人、市级主要江河河长4人),县(区)河长16人。全市65条河流(涉及四县四区、31个乡镇、10个办事处、6个社区、312个村屯)落实四级河长总数为778人。
民心所系,责任所在。河长不是“冠名制”,而是“责任制”。双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进河长制工作。书记、市长多次对推行河长制进行批示,先后听取安邦河、马蹄河治理专题汇报,多次深入安邦河、马蹄河检查河道整治和河长制落实情况。4位市级主要江河河长也多次深入所管河流现场听取专题汇报和检查落实情况。
“河长管的是一条河,但要解决的问题,却超越了一条河。”双鸭山市水务局局长徐斌义表示,党政领导担任河长,充分发挥市、县(区)河长高层监督、高层推动的作用,落实各级河长上岗到位和叠加责任,避免出现“上热中温下冷”现象,才能形成全覆盖的河长责任制,全面推动上下游、左右岸的全面治理。
治水千头万绪,河长怎么干?双鸭山坚持问题导向,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实行一河一策。
行动更坚决——调集市县区现有技术人员与水利专业设计单位专家一起对市区域内所有河流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详查和勘测,在全省率先完成双鸭山市河流分布图集。图集对每条河流流经区域、负责人、存在问题都有详细说明,形成了详实准确地全市河流(水库、湿地)基础数据链,为全面实施河长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方式更灵活——依托大数据进行治水,对重点水域、重要堤防、大型水闸、重点水库、重要湿地、跨界河流进行动态监管和实时监控,逐步实现信息上传、任务派遣、督办考核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目前编制完成了《双鸭山市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和《河长工作手册》等条例,启动了各级河长制实施方案汇编、“一河一策”汇编工作,建立了“一河一档”。
管理有创新——借鉴先进地市城市网格化管理经验,结合河道管理和河长制工作职责,融合受理、管理、监督、考核四个管理机制,搭建河长制静态展示、动态管理、常态跟踪的信息融合平台。
河流治理非一日之功,河长制要实现“河长治”,需要公众广泛参与。双鸭山采取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企监督的方式,列出任务清单、压实落靠责任、有效自检自查、强化监督问责,构建党政社企共建河道管理机制。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借社会各界之力监督河长制责任人履行职责。
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以来,双鸭山初步实现了四个转变:从行政负责向党政同责转变,从市属管理向区域统筹转变,从河段管理向流域管理转变,从单一行政管理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
“实行河长制,工作压力比以前大了,但底气更足了。”刘丽秋说,安邦河河畅、水清、岸绿的美好图景正逐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