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伊春
搜 索
伊春友好区人才驿站助力蓝莓产业发展
2018-07-13 08:54:1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娜 李平 马少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7月13日讯 伊春市友好区的蓝莓又是一个丰收年。伊春人不会忘记,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友好万亩蓝莓产业园,为蓝莓产业发展把脉定向。两年过去了,友好的蓝莓产业交出一份可喜的“答卷”。

  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95亿元,规划面积1.2万亩,全区的蓝莓种植面积达到12600亩。伊春伊蓝农科果业有限公司在园区内新建钢骨架大棚30栋,温室2栋,将蓝莓露地种植向棚室种植发展。在巩固好现有蓝莓冰酒、红酒、白兰地、饮料、果干、果脯等系列产品的基础上,重点推进蓝莓系列产品研发,把产、供、研、销体系建立起来,努力形成全产业链条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与伊春鸿洋蓝莓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蓝莓深加工项目协议书,已完成可研报告及土地选址,项目正在进行中,待项目全面达产后,年可加工蓝莓鲜果6000吨、提取花青素80吨、生产蓝莓冻干果粉740吨,预计实现产值10亿元,将成为全市最大的蓝莓种植、研发、加工、销售、冷链物流基地。

  “友好蓝莓”不仅获得了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还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中国地理标志注册,成为伊春市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列为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果品)50强,农业科技园区也成功晋升为全市唯一一家省级行列,获得中国“蓝莓之乡”称号,被评为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基地,并被选为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连续举办了六届蓝莓采摘节和一届蓝莓文化节,提高了友好蓝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友好区蓝莓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大批科技人才的支撑,而要实现蓝莓产业长远发展和友好的绿色化转型,关键还在于人才。两年来,该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新一届领导班子多次深入基层调研,确立了以人才战略助推蓝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友好区人才驿站是全市小浆果人才驿站,是伊春市委组织部指导、友好区委组织部建设的柔性引才引智公共服务平台。伊春市友好人才驿站下设8个基地:1.2万亩科研实践基地、5492平方米创业孵化基地、808.2平方米“互联网+”基地、4860平方米科技孵化器、460平方米培训基地、4700平方米专家公寓、3300平方米健身基地、97公顷生态康养庄园。

  目前,伊春市友好人才驿站入驻专家143人,其中国际专家15人、国内专家70人、本地专家58人。与哈工大、沈阳药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伊春林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科研协作关系,在友好区成立了教学科研基地、教育实践基地、种植示范基地。已引进蓝莓花青素提取、木耳分离多糖、胶原蛋白,北虫草分离虫草素等科研成果和高新技术,同时开展植物多酚、蓝莓酒科学和天然产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建立成果转化平台,引进多个创业创新团队到友好投资兴业。

  驿站借助友好蓝莓特色产业统筹全市浆果行业人才工作职能、政策、资金、力量,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张清单”招才、“一个标准”服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友好来伊春干事创业。通过多渠道整合国内外浆果行业知识资源和技术资源,为企业提供多领域的先进技术,在人才培训、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与创新、交流与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展览展示、信息服务等多方面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并组织各类活动。

  近年来,该区围绕蓝莓产业全力打造以“汇聚人才、对接产业、服务企业、推动发展”为宗旨,为政府、企事业、院所、人才、金融机构五方对接交流与合作服务的平台。围绕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积极梳理引进国内外人才的工作情况,对重点招商产业、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保姆式”优质、高效服务,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帮助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从而打造友好创业创新乐土。

  友好区在稳步推进蓝莓种植面积的同时,以打造蓝莓产业综合体为龙头,以蓝莓文化节为载体,突出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同时,启动全区旅游业三年提升计划,围绕“一岛三园”旅游支点,整合全区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叫响“蓝莓之乡、生态友好”旅游品牌。将立足本土“挖”人才,扩大视野“引”人才,优化资源“养”人才,健全机制“管”人才,让人才引领蓝莓产业发展,产业发展集聚人才,成为友好大地最生动的实践、最鲜活的写照。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