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走街串巷访百家】风雪护路人:敢啃“硬骨头” 打赢清雪战
2019-11-21 20:03:21 来源:东北网  作者:刘守辉 霍枭涵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1月21日讯(刘守辉 记者 霍枭涵)11月17日09时,黑龙江省气象台发布暴雪黄色预警信号。暴雪来袭,及时清理积雪,全力以赴做好防滑保畅通,这是一场硬仗,不过,一向敢啃“硬骨头”的大海林局公路养护管理处早已做好了“迎战”准备。

深夜清雪现场。王衍龙 摄

  战前:17日下午15时

  公路养护管理处副主任王金虎到雪乡生活超市取面包和火腿肠,这是他为明日凌晨2点出发清雪的职工准备的早餐,“清雪起的早,路面上工作时间长,没时间吃饭,准备点方便食品,大家饿了就垫一口,这是老规矩了。”一句话道出了公路养护管理处职工的日常工作常态。

  焊接弓子片、修防滑链、焊铰龙、设备注油、安装防滑链……雪乡公路养护站的车库内,焊花飞溅,工人师傅们的工作节奏紧张繁忙,设备的维修保养是每日必修课,“大战”前更加要细心。正在焊接弓子片的黄绪林师傅是个爱搞发明的小能人,用这报废的弓子片连接在一起制成清雪用的铲片,就是他的小发明。买成品的铲片一片价格在3千元左右,清雪一趟回来就几乎磨没了,一天十多辆设备下来就是好几万元,这也太浪费了。黄师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开始琢磨用什么材质能替代,他盯上了废旧车弓子片,经过实践,一块由近100块长10CM宽20CM左右的废弓子片拼接成的铲片成型了,试水成功并投入使用,而这样的一个自制铲片成本仅在千元左右,至少节约一半的成本。

清雪职工调整轮胎防滑链。王衍龙 摄

  雪乡的天黑的总是早些,不到4点半,天色已经全然黑下来了,工人师傅们也陆续回来距离车库几十米远的住地。劳累了一天的工人们一番洗漱后,回到各自寝室。寝室都是上下铺,住3-5人不等,食堂有两张圆桌,能同时容纳20人吃饭,人多的时候坐不下,就要有人站着吃。三个卫生间要排队使用,没有洗浴间,为此,工人师傅们每月能得到1-2天的假期,回到局址去洗澡理发。艰苦的食宿条件下大家仍然很乐观,说林业局也很关注他们的生活,新的员工宿舍马上就要建成了,预计12月中旬就可以入住了。

雪中作业。王衍龙 摄

  等晚饭的空档时间,宋师傅和蔡师傅下起了象棋,室友们玩笑着说蔡师傅是臭棋蒌子,不服气的蔡师傅说这局他一定会赢,一片笑声里,坐在床边的李宝东师傅有些低调,听队长李洪说,李师傅的爱人得了疱疹,可是单位这边的工作还脱不开身,陪爱人去牡丹江看病回来后,他立即回到工作岗位,“她一个人在家,疼起来饭都做不了,我还照顾不了她,只能抽空给她打个电话或者视频看看她的病情,真的是挺惦记她,很心疼她。”不能在患病亲人需要的时候给予陪伴,让这个汉子更沉默了些。

  随着一声“开饭啦!”调动了人们的情绪,因为明天要起早清雪,平时会小酌几口的师傅们都直接拿着馒头或是盛上米饭吃起来。

  饭后,黄绪林师傅的房间热闹起来,今天焊的铰龙因为技术问题没有完工,王金虎主任和几位技术骨干一起来找黄师傅探讨,“之前转的太快,一车煤灰一会儿就撒完了,这次调试换成小轮带大轮,就是想让铰龙转动的速度稍慢一些,明天调试好,试用一下,看看效果,但是,还是要注意灰料里不能混入石头、砖头等大块。”小能人黄师傅率先指出问题所在,这个铰龙也是他的小发明之一,公路做应急防滑需要撒煤灰,原来都是一辆车配两个人,人站在车箱里往外扬煤灰,黄师傅这个小发明,焊在车箱里,控制转动,煤灰就可均匀的撒在路面上,此举不仅可以节省人工,也杜绝了安全隐患。王金虎说黄师傅的多项发明,应用在工作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为早起,大家都要早早休息了,蔡师傅今天也省略了一个日程,那就是每天和外孙女的视频。可爱的小丫头6岁了,特别黏老蔡,所以老蔡一个月一两天的假期都甘心情愿的奉献给小外孙女了。“今天睡的早,不能和孩子视频了,就翻出来小外孙的视频看看。”都说隔辈亲,真是不假,老蔡直言说他最想外孙女了,遗憾的就是工作太忙,实在是缺少时间陪着孩子。

  战斗中:18日凌晨2时

  17日夜间,预报中的雪如期而至,只是,18日凌晨2时左右雪还不是很大,积雪有十多公分的样子,不过,清雪的计划不变。

  雪乡公路养护管理站职工宿舍内,工人师傅们起床、洗漱、穿装,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出门前,李洪站在走廊口,给每人发面包和火腿肠。随即十个车库门全都打开,上车、启动、出库,一气呵成,3台平地机,4台斜铲齐刷刷上路,大家分工明确,兵分三路,亚雪线、五常线、山河屯线清雪开始。

  李宝东师傅负责亚雪线的清雪工作,他开的是斜铲车。先是两台平地机在公路的中间开路,铲车在后面进行加宽,平地机清雪深度有限,一前一后两台将雪刮薄,两台斜铲车后面进行加宽,四台设备呈阶梯式队列开过去后,公路的一大半就清理出来了。至于清雪为什么要从路中间开始,王金虎说这里是有窍门的,如果守着一面清,雪量大的时候积雪堆积就清理不出去了。

  随着车子的前进,风越来越大,雪也越来越急了。不同于以往的大片雪花,漫天细碎的雪粒在风的裹挟下,疯狂扑打着风挡玻璃,雨刷器不停地舞动,仍然不能阻挡大雪的肆虐,风大雪大,能见度越来越低了,巡查车需要不停的下来,把雨刷器上积的冰敲碎,雨刷器才能正常工作。来到亚雪公路25公里处时,积雪已经近30公分了,这里海拔最高,雪最大,是清雪的重点地段,需要3台车来回清2次。为了不影响其他车辆出行,清雪必须要在早上7时左右结束,这也是为什么要凌晨开始清雪的原因。行进过程中,李宝东会抽空塞一个小面包在嘴里,他说为了节约时间,早饭大家都是这么吃的。

  战后

  回到驻地后,本以为应该立即休息的李宝东,简单收拾一下,就直奔车库了,这是公路养护站不成文的规定,由于工作量大,一台平地机清理路段来回需要5个小时左右,设备的检修保养就尤为关键,所以,每一台开出去的设备回来后要立即检修、维护,以确保设备时刻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清雪队返回驻地后,负责防滑的师傅们立即接力上道,对重点路段进行应急防滑。

  天亮了,雪小了,公路畅通了,50余辆旅游车辆顺利返程。

  临近中午时,雪乡又飘起了雪花,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雪乡“夏天三日晴,冬雪漫林间”的小气候,雪情就是命令,李宝东和他的同事们明天凌晨将继续清雪……

责任编辑:李玥

【专题】新春走基层

【专题】走街串巷访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