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恐龙皮肤印痕在黑龙江流域首次发现
2002-09-18 22:34:3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9月13日电 12日,中外七国科学家在嘉荫乌拉嘎地区新发现的恐龙化石点进行考察时,对省地质博物馆首次在黑龙江流域发现的恐龙皮肤印痕化石表示了极大的兴趣。经我国著名恐龙学家、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董枝明教授现场鉴定,这是白垩纪晚期恐龙皮肤的印痕化石。初步认定是甲龙的皮肤。

    董枝明教授根据挖掘现场的化石骨骼鉴定,乌拉嘎地区新发现的这批恐龙化石,主要有四种恐龙:鸭嘴龙、虚骨龙、甲龙和霸王龙。恐龙骨骼数量之多非常罕见。董教授分析,这些恐龙化石分布在古河口的冲积三角洲上,说明当时是山洪爆发,将恐龙群冲下来,在低洼处沉积形成。它们形成的时期与嘉荫龙骨山恐龙化石基本是一个时期。

    省地质博物馆高级工程师于廷相介绍,乌拉嘎恐龙化石是1991年群众在采沙时无意挖掘出来的。当时的嘉荫县刘春山副县长认为可能是恐龙化石,要加以保护。今年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正式立项,成立专家组研究。专家组在乌拉嘎地区1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调查,选择重点地区挖掘,在挖开的40多平方米的地方,就发现了80多块恐龙化石:有颈、齿、肋、上下颌、牙齿、尾、肩等化石。特别是大腿骨最多。

    省地质博物馆周忠立总工程师说,在同一地区发现四种恐龙,是非常罕见的。乌拉嘎地区“恐龙墓葬群”的发现,说明从嘉荫黑龙江边的龙骨山一直往内陆延伸到乌拉嘎,都有可能找到恐龙化石。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