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9月21日电 本网19日刊登的《16岁少年轼生母 警方4小时抓获凶手》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昨天,新晚报记者在看守所里再次看到孙振东,反省了两天、已经被剃了光头的他,竟对杀死亲生母亲丝毫不悔。
“如果要说悔的话,我只后悔因为杀了她让我失去自由,让我无法自由地选择生存还是死亡。”这就是记者见到孙振东时他说的第一句话。在他的身上没有16岁少年的稚气,只有沉稳和过于偏激的思想。“你不要以为我是因为她经常打骂我才杀了她,我恨她是因为她不理解我,也不愿意听我多说一句。”孙振东对记者说:“令我心烦的事很多,有时我自己都说不清楚。很多心里话我想和妈妈说,她从来就不理我。我曾对她说过我要去环游世界,她不让。我说不要钱空着手走,她还不让。”从孙振东的诉说中记者了解到,在孙振东眼中,父母双双下岗、家境艰难都不是什么大困难,自己郁闷、心情不畅才是难事。“我一直觉得天总是阴的,从来没晴过。我的这些想法谁也不知道,我现在根本不惧怕死亡,死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解脱。” 昨天,记者找到了孙振东就读的初中和他的班主任老师,老师听说此事后非常震惊。据老师讲,孙振东在上学时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都非常融洽,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喜欢看书,也爱帮助同学。每天放学像关灯、关窗、擦黑板这些事,不用老师吩咐他都会主动去干。“如果说青少年身上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但这事怎么也想不到会发生在孙振东身上。”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爱丽老师。王老师称,目前青少年暴力现象呈上升趋势,其中多数青少年都是像孙振东这样家中缺少温暖,疏于沟通了解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爱,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尊重和倾听上,像孙振东这样长久没有倾诉的机会,情绪无法宣泄,久而久之在一定客观条件的作用下,才会出现这样严重的后果。王老师呼吁,作为父母要与孩子在相互学习中生活,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青少年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教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