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9月22日电 知道哈尔滨也有了“酒吧一条街”吗?就在南岗区奋斗路附近,围绕国庆街一带,一年中冒出了十几家酒吧。每到夜晚,一大批在夜幕中奔向酒吧的人,在不同的音乐中,在不同的气氛中,在不同的酒味中,寻找着各自不同的心灵感受。
据哈尔滨日报报道,近年来,在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出现了类似的“酒吧一条街”,如北京的三里屯、成都的玉林路等等。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酒吧街”满足了一部分白领阶层和新新人类的需求,成为城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由“独立”走向“群居”
哈尔滨的酒吧历史可以追溯到白俄时期,那时大都是在哈外国人活动的场所。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小型的咖啡屋火了起来,名字叫咖啡屋,里面也经营一些酒类。随着第一家大型酒吧汉斯国际酒吧的开业,哈市的酒吧业才开始逐渐起步。一间间开起来,规模都不大,散落在一些不算繁华但却临街的角落,仅南岗区就有30多家规模风格不一的酒吧。
但哈尔滨的酒吧历年来就不成气候,太分散,太杂乱,总是不能形成规模。除了洛克凯宾和汉斯国际酒吧这样规模较大的几家酒吧还能运转自如外,一些小酒吧都在惨淡经营。有的一天只能卖出100多元钱,连房租费都难以维持,因而每年都有个别酒吧因经营不善被迫关闭。尽管如此,每年仍然有一些不甘心失败的文化人投入资金选择这个有品位的行业,也有为数不少的“泡吧族”渴望着新酒吧的诞生,市场潜力很大,关键是怎样形成规模,把它变成又赚钱又别让文化人伤心的行业。
奋斗路附近历来是商业繁华地段,也是开设酒吧的理想场所。多年来,奋斗路上的酒吧起起落落,开得多、关得也多,真正能挺住坚持下来的没几家,不聚堆儿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再到奋斗路,围绕勃莱梅钢琴酒吧和巴比松西餐酒吧,前前后后开了十多家酒吧,而且几乎家家火爆。一到夜晚,灯红酒绿,客人们出这家进那家,竟有点北京三里屯“酒吧一条街”的意思了。
哈埠酒吧“缩水”了
为什么选择奋斗路附近开酒吧?一个酒吧老板说,市场成熟了,聚堆儿赚钱才能生意红火。
哈尔滨的酒吧经过20多年的阵痛,不少人投入了金钱和心血,却惨败而归,留下的是那些真正有实力有特色的。酒吧这种行业跟其他行业不同,喜欢夜生活,喜欢泡吧的人大多比较情绪化,喜欢新鲜,喜欢追求刺激,厌烦千篇一律,你只能满足于他今日今时的要求,却很难满足所有人不同时段的需要。因此,多年来,酒吧老板们为了讨好顾客,往往把酒吧设计得不伦不类,一晚上换各种风格的乐队来回走场,把顾客弄得头晕眼花。前几年,在哈尔滨红火的酒吧都“体积”巨大,营业面积均上千平方米,楼上楼下好几层,风格杂乱。这边摆着中国上世纪30年代女电影明星的老招贴画,那边放着美国最前卫的摇滚歌星的MTV;这边陈列着“文革”期间的老照片,那边则摆着中国足球队队员签名的足球……你很难确定它的风格,但却因为“乱”满足了不同层次顾客的需要———反正乱,自己玩儿自己的吧。倒霉的是那些资金不够雄厚却品位极高的酒吧老板,费尽心力、财力搞出一家风格独特的酒吧,没钱宣传,又很难长期留住那些游移不定的泡吧人,附近还没别的酒吧带生意,往往半年、一年就宣告失败。
奋斗路附近新出现的这些酒吧面积都不算大,几乎都在500平方米以下,不同风格的装修、风格迥异的乐队,或时尚、或古典、或高雅、或疯狂,每个酒吧都有自己的顾客群,每个酒吧都有自己固定的乐队。记者曾走进一家叫“星辰”的西餐酒吧,里面完全设计成美国风格,6人乐队整晚都在演奏爵士或摇滚风格的音乐,还有一个酷酷的男孩儿表演一种叫“康巴”的非洲手鼓,引来不少白领如醉如痴。
“泡吧族”们可以在一个晚上体会不同的生活,选择的余地大了,酒吧的生意也好做了。相反,以前生意红火的几家巨型酒吧开始萧条,“泡吧族”说,那是哈尔滨的酒吧“缩水”了,酒吧业成熟了,市场稳定了。
| |
|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