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9月23日电近日发生的“南京投毒事件”,使学生午餐的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记者日前在一些中小学的调查走访中发现,哈尔滨市部分学生午餐的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多元午餐“盲点”多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中小学生午餐来源渠道比较复杂。有的学校,如铁岭小学采用到订餐公司订餐的方法解决学生午餐问题。而像124中等学校则只负责给学生热饭,有些不具备带饭条件的学生,只能利用午休时间到大街上买盒饭。每逢中午,这些学校都有成群结队的学生光顾学校门口卖盒饭的摊位。记者在现场发现,这些卖盒饭的摊位卫生条件都很差,而且盒饭来源不能保证。
此外,目前不少看护班也供应午餐,这种现象在小学比较普遍。
据市卫生局有关人员介绍,按照卫生安全的要求,经营餐饮服务的单位,规模最小也要有两个食品加工间,而看护班大多用自己家厨房为学生供应午餐,显然不能达到卫生安全的要求。
学校食堂安全不保
根据卫生安全的有关要求,学校食堂必须具备处理间、切配间、主食加工间、主灶房、凉菜间和洗餐具间等硬件设施,而且这些加工间和餐厅面积比必须是1∶2。据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哈市有30%左右的学校食堂硬件不达标;另外,根据规定,食堂从业人员要有健康证、食堂卫生防疫证等。而市城调队日前对中小学食堂的普查显示,哈市共有29家学校食堂没有卫生防疫证,有一所学校的食堂有8名从业人员,其中竟有4人没有健康证。
学校食堂的另一个问题是规模小。食堂根本就不对学生开放,部分有些学校的学生不得不到校外寻找午餐来源。
此外,不少学校还将学生食堂交给校外经营,有的学校学生食堂承包给外人经营后,还让教职员工免费用午餐,食堂经营者只能以降低学生午餐的标准来维持赢利。
谁来提供安全食堂?
据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处杨处长介绍,中小学生午餐卫生安全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午餐来源太多,但对这些不很规范的午餐来源完全取缔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拿看护班来说,如果按照卫生安全标准将其全部取缔,学校食堂又不能供应学生午餐,部分学生只能到社会上就餐,后果会更加严重。
杨处长说,学校加强学生食堂建设,争取在学校内供应学生午餐才能解决学生到校外用餐的问题。已有食堂的学校也应该加强管理,学生食堂应该是福利性而不是经营性的。
据统计,目前哈市7区范围内共有中学147所,有食堂的有60所;小学195所,有食堂的71所,这其中还包括教工食堂。显然,哈市的大多数中小学还没有把学生食堂建设纳入学校建设的规划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