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9月29日电 旅游是一种新时尚,黄金周听得“游”声一片,远行近游的人们,累并快乐着。
国人是近几年才接受旅游的,以前旅游是有钱有闲阶层的游戏。自从每年两度的黄金周走进人们的生活,旅游也开始光明正大地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老百姓生活富裕之后,在旅游中开了眼界,看到世界上还有更精彩的活法,便更热情地投入到每年两度黄金周的旅游热中。与百姓的热情同步,社会、商家、媒体在黄金周到来之前,为您规划线路,盘算经费,打点时间行程。长线旅游、短途休闲、组团时间、经费预算成为挂在人们嘴上的话题。黄金周旅游休闲以不可遏止之势,成为占据人们生活重要位置的新民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进入9月,各旅行社就开始为黄金周的旅游高峰作准备。一个在“五一”黄金周中由于准备不足造成游客投诉、被有关部门处罚的旅行社,这次早早地就开始张罗,准备在“十一”的黄金周中挽回形象及经济上的损失。旅行社经理告诉记者:黄金周旅游已经成为旅行社收入的重要来源。以前出现问题是因为线路过多过乱,这次精心准备了几条精品线路,希望借此创出品牌。平时的散团零客勉强应付“人吃马喂”,这一年的结果全看这个黄金周的收获了。旅行社渴望在黄金周中有所作为,与旅游沾边的租车行也厉兵秣马,我市最早进入租车业的北良租车公司经理对记者讲:由于手续及抵押问题,哈尔滨的租车业平时不是很景气,只有到了旅游旺季才火爆,他们的几十台车早就全面进行了检修,迎接旅游高峰的到来。从进入9月中旬,开始陆续地接到定车电话,到现在已经基本定租一空。商家如此,媒体也为旅游热推波助澜。打开互联网,旅游信息铺天盖地。驾车之旅、探险之旅、文化之旅、主题旅游,各种旅游形式像一道道大餐,吸引着人们去分享。
在中央大街一家旅行社的门口,记者采访了刚刚取完机票准备黄金周飞往海南的王先生。王先生是合资企业的高级白领,妻子是一家学院的讲师,两个人“五一”黄金周是在泰山度过的。说起旅游,王先生一肚子牢骚,却又很看得开。“上次旅游住在一家宾馆,楼层竟然只有一个服务员,上一拨客人走后的被子都没有叠。我们提出意见,服务员竟说你没看见我忙不过来吗?好像我们是去给她添乱的。在黄金周旅游,就得学会克服困难。虽然疲累,但是那分快乐是不可替代的。”“没想过不去跟团旅游,选择其他方式度假吗?”“黄金周出去走一走,已经成为习惯了,还真没想过别的方式度假。”
黄金周旅游度假,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中,已经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位置。
王先生属于那种有假就游的年轻人,对旅行中遇到的困难有足够的认识,李亮先生虽然不是有假就游,但是对黄金周旅游也抱着欣赏的态度。李亮是机关干部,说起旅游,李亮一脸兴奋。李亮说:“赶在假日去旅游,既能享受天伦之乐,又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去年‘五一’,我领着老婆孩子、老爹老妈去了一趟三峡,老妈至今对那趟旅游念念不忘,说是活了大半辈子,可算是开了眼了。我和老婆商量,‘十一’把岳父岳母也带上,这次选择的是上海,让老人们看看大都市的风貌,顺便游游江南水乡。”
黄金周已经变成了旅游周,由于我国幅员广大,旅游的空间广阔,在黄金周到来之前,到处听得“游”声一片,普通百姓正成为这种新时尚的主力。
个性化休闲初露端倪,所谓“新人类”、“新新人类”崇尚更“酷”的玩法
旅游成了大多数人“趋之若鹜”的假日选择,新潮的年轻人同样选择旅游、休闲,在旅游休闲中换了更“酷”的玩法。一方面缓解了旅游跟团造成景点服务的压力,另一方面也给假日休闲带来了几许新意。
驾车旅行感受自由奔放
记者在租车行采访时,正赶上提前预定租车的张凡来提车,张凡交上房证、5000元抵押金和身份证、驾驶证的复印件,租走了一台捷达王。
张凡转业兵出身,在部队考取了驾驶证,却没有自己的汽车。张凡说,赶上黄金周,租台车带着父母和老婆孩子出去转一转。张凡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这次准备到沈阳、千山、大连、青岛几个地方转一圈,跟团旅行,每人就得1200元以上,5个人就是6000多元。钱不少花,每天还得跟着旅游团疲于奔命。我自己开车走,父母年纪大了,想歇就能歇着,看过的景点可以不看,顺便我还能看看多年不见的战友。”“租车花费并不大,每天200元钱,车辆出了毛病还有保险公司。一圈7天下来,车费才1600元,剩下的就是让家人吃好、玩好。最重要的是感受那份自由。”
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休闲观念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了这种更自由奔放的休闲旅游方式,顺应这种趋势,许多媒体也适时推出驾车自助游的参考线路,使这种自助游的形式更具有操作性。
网上征游伴你敢去吗?
去年“十一”,位于我市的一所大学校园出现了一张男同学征游伴的启事,一位女同学勇敢地应征,两个人一起背包游了西藏,在旅游中产生了感情,成了一对佳侣。这件事成了当时媒体报道的新闻。时隔一年,这种在同学中征游伴的方法已经被另一种更前卫的征游伴方式取代,这就是在互联网上“广撒英雄帖”,邀朋呼友一起出去旅游。
一位网友在网上贴了个邀友的帖子:你希望自己驾车出去旅行吗?路线是兰州、青海湖、敦煌……这个帖子引来热烈的反响,有的网友表示自己只想去其中的某几个景点,有的网友表示可以考虑结伴旅行,但不一定要自己驾车,自己驾车中途出了事故比较麻烦。记者无从印证这个网友是否找到了同车旅行的游伴,至少网上邀友是很有想像力的。以为叫小顾的女网友在网上发出帖子,和深圳的两个女孩已经到了泰山脚下,希望邀请朋友一起登山,男女不限;一位男士邀请人们一起去承德,吃农家饭,跑马大草原……记者问一位身边的大三学生,这种网上邀友成行的几率有多大,这位大学生笑言:其实这没有什么,我要是有时间也可以参与,和陌生人交朋友是证明自己能力的手段,走上社会之后,每天不都要和陌生人打交道吗!
青年人总是有不同于以往的想法,并不遗余力地尝试,也正是这种新鲜的玩法,才使得生活充满新意。
当把独行侠打起背包就出发
与驾车族、邀友族相比,背包族或许没有更新鲜的创意,可是绝对算得上是最有胆量的一族,放下手中的工作,打起背包走天涯,翻山过岭、宿村住寨,图的就是轻松快活,在休闲中玩出自信潇洒,越来越被年轻人所接受。
小汪是背包族中的“狂热分子”,“五一”的时候他打起背包,穿越了张广才岭,他对此的感受是:“大自然是缓解工作紧张的一服灵丹妙药,投入自然的怀抱,和山水亲近,心情格外的放松。在大自然中跋涉了一周,治愈了我的失眠症。”尝到了甜头的小汪,准备利用这个黄金周,徒步考察五大连池。与小汪不同,李霞是另一种形式的背包族。去年,李霞独自一人旅游了俄罗斯,今年她准备一个人到香港度假。她说,身边无人随行,感觉更自由,更放松。
记者在这里提醒准备独行的背包族,一定要带好必要的用品,旅途中会出现各种“想不到”,不做必要的准备往往会半途而废。
黄金周中人们学会了旅游休闲,多种休闲度假方式使人们的休假更据理性
黄金周以游为主,兼具其他形式的休闲,理性休假渐渐走进百姓生活,选择多种形式休假,已经为百姓所接受。据旅游界人士分析,经历了两次“十一”黄金周的历练,今年扎堆旅游的情况将不会像原来那样严重。这有市场调节的原因,更多的原因是由于老百姓的休闲观念发生了变化。
天伦休假给父母送去安慰
梁安是农村考入大学的高才生,毕业后留在我市一家合资企业。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梁安没有回家,他电话中告诉父母,“十一”的时候一定带他们的小孙女回老家看看。梁安说,马上就要秋收了,回去帮父母忙活忙活,也算是尽了一份孝道。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种回父母身边度假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我们姑且把这种度假方式称做天伦度假,天伦度假作为休闲方式回归生活,或许表明传统的道德观念也在回归。
农家度假另一种形式回归自然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我市某机关的于江已经接受农村战友的邀请,准备带老婆孩子去农村待上一周。于江说,孩子长这么大,还只是在图片上看过包米、谷子,就连吃的黄瓜、茄子也以为是从树摘的。孩子听说要到农村去,乐得直蹦。我战友在农村有个小农场,养鸡养鸭还养鱼,垂钓柳阴下也不失为一种乐事。和于江有共同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许多市民都把休闲放在农村,日益发展的农村再也不像从前那样让人生畏了。
文化度假让孩子长知识
离黄金周还有几天时间,周敏就开始收集博物馆等部门举办展览的信息,她要在这一周时间内给孩子开开书本之外的眼界。周敏得知博物馆有一个蝴蝶展览,早早就买了几张票。面对记者采访,周敏笑着说:就是想让孩子开开眼界,了解点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她除了准备领孩子参观蝴蝶展之外,还准备参观金上京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她认为,让孩子了解书本之外的知识,是其他活动不能取代的。
度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人准备探险度假,有人准备充电度假,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的度假方式,才使得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使得黄金周的旅游压力,在供求双方的互动下变得趋于平衡。
今年“十一”,旅游休闲显得成熟
又近十一,身边忙着安排旅游行程的人越来越多,可这个黄金周比往年平静了许多。日前,据有关部门旅游信息预报显示,今年“十一”主要旅游地区住宿还有较大空间,民航运力充裕,只有部分火车线路出现票源紧张的状况。
据一家旅游公司调查显示,主流旅游人群的旅游观念,已经从以往盲目跟风只知道奔着热门景点跑的状态,转变为注重个性和目的。对于很多旅游者来说,热门景点该去的也差不多都去过了,如今怎么玩比在哪儿玩更重要,会玩儿的人,不再跟风走。
王军威先生酷爱旅游,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假期,几年来走过了大江南北的许多热门景点。本以为这个“十一”他又会打起背包远行,不料他选择了家门口的镜泊湖。用这几天时间滑草、赏瀑,饱览北国风光。王军威先生认为,北国的五花山是独特的,加之今年水大,镜泊湖瀑布壮观,是难得一见的景致。
王先生代表了许多成熟旅游者的观点,与其走马观花,不如在一个地方玩好玩透,增加对一个地方人文历史的全方位了解。
与此同时,旅行社改变了满山跑马、眼大肚子小的心态,更注重服务质量,力求在几条线路上做精、做好,形成品牌线路,改变了过去对热门线路蜂拥而上,最后谁也没做好的打群架状态。
从记者几天来的采访中看出,今年“十一”对出行者来说,多的是利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