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0月8日电 记者在“十一”期间采访中了解到,今年的黄金周,无论是旅游、购物、饮食,还是日常生活,人们正在从无所适从、盲目跟风变得越来越理智,假期过得更加从容。
旅游不乱跑了
去年“十一”,市民韩飞先生一家三口人到三峡、张家界、九寨沟旅游,可赶上旅游高峰,在张家界只逗留一天就走了。今年,韩先生学聪明了,只到青岛一个地方。韩先生说,旅游很快乐,可也很累,没必要凑黄金周的热闹,平时人少,玩得更好。而且选一个地方可以了解得更透彻些!
业内人士认为,旅游者心态正走向成熟、理性,旅游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项内容,而不是赶时髦,大帮哄。
购物不着急了
2日,在秋林商厦,记者遇到了工薪收入的宋女士。宋女士相中了一件120元的羊绒外衣并买下。宋女士说,秋季到了,一些大商场会推出一些样子稍老点的降价服装,比新样子要便宜很多,而且能穿住。这件衣服她上周就看好了,由于没带钱,所以赶在“十一”过来买。
据哈一百营销管理部一位人员介绍,虽然是“十一”,但现在的消费者花一分钱都很“认真”,可买可不买的东西不会买,有些商品即使打出了优惠也少人问津,现在的消费者可不像以前那么“大方”了。
吃饭不赶场了
去年,哈市一家媒体报道了“十一”期间某酒店的食客们排起长队,其中两位为争序号打架一事,今年,哈尔滨的酒店再也见不到如此一幕了。
李先生说,“十一”期间,他和朋友共吃了五顿饭,都很理想。以往订位子选房间实在麻烦,而且吃来吃去味道都差不多。今年“十一”,李先生打破常规,五顿饭中有三顿饭都是在一家生态酒店吃的。
生活习惯没变
据在市图书馆办公室工作的李冬梅介绍,“十一”长假基本没有给图书馆带来多大的变化,每天来学习、看书读报的读者还是以固定读者群居多。图书馆八个阅览室同时开放,平均每日能接待一千三四百人,基本和平时差不多。
家住极乐四道街的王在升老人晨练坚持8年了。老人说,“十一”长假可以和儿女们在一起的时间长一点,可再欢乐他每天一个小时的晨练没丢。他说,“十一”不能可劲乐,乐多了也不好受。要在欢乐的同时,保持好生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