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佳木斯三十九户农民遭遇假稻种
2002-10-22 07:31:0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佳木斯10月22日电进入9月末,稻子成熟了,农民们忙着收割、脱谷,看着白花花的大米,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然而居住在佳木斯市郊区平安乡群利、群英两村的39户村民眼望着稻子抽穗不灌浆(没稻粒),他们急在脸上,愁在心里。

    日前,记者接到了群利、群英两村村民代表林成文的电话。当日上午11点,记者几经转车来到郊区平安乡群利村,30余位村民齐刷刷等候在村口。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进入稻田,一望无际的稻田一片金黄,黄澄澄的稻穗格外惹人喜爱。村民随意割下一把稻穗,记者看到稻穗里无稻粒。

    据村民代表林成文说,今年3月份,群利村村民姜福祥和桦川县创业乡中山村村民刘玉亮在群利、群英两村卖稻种(龙育98—195品种)。姜福祥挨家挨户宣传,说这是新品种,产量高、米质好、口感好,市场销售价格高,还拿着磨好的大米给村民看,同时还带来该产品的说明书。于是村民们相信了,先后有39户村民购买了1850公斤稻种,插种面积达450亩。进入三伏后,别人家的稻穗已全部灌浆,而这450亩稻子却迟迟不灌浆。村民找到姜福祥,姜让等等看,可到目前为止,稻穗仍是空的。记者在现场看到,其他村民田里的稻穗沉甸甸的,将秧苗都压弯了腰。

    据村民介绍,该村家家种稻田,共24个品种,其他23个品种都丰收了,惟独这39户村民种的“龙育98—195”稻穗不灌浆,39户村民怀疑他们购买的稻种出了问题。

    9月上旬,他们将此事反映到佳木斯市郊区农委,农业专家组成鉴定组,分别于9月6日、9月19日对39户农民种的稻田进行了抽查、检验。经鉴定:⒈“龙育98—195”属品系,根据《种子法》有关规定,不应将该品系经营推广;⒉“龙育98—195”品系属12片叶的中熟品系,在栽培技术措施上应采用促早熟措施。恰逢佳市今年遭受低温冷害,致使该品系空秕率达73%。

    农民拿着鉴定书到佳木斯市郊区消协。消协负责人张绍武调查得知:该产品是刘玉亮2000年从水稻研究所买的,2001年春天进行耕种,秋天收割后,2002年他将稻子卖给群利、群英两村村民,即商品粮当种子卖,严重地违反了《种子法》及《消法》第49条规定,属欺诈行为。

    村民对记者说:“农民以种地为主,眼下颗粒不收,我们今冬吃粮成了问题,明年春耕更是个问题。”眼下39户村民都不想收割,因为所收的稻粒还不够收割费、脱谷费。近日,佳市郊区消协对此正式立案。·郑春阳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