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人本 互动 平等 课改新理念走进黑龙江校园
2002-10-22 09:11:0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牡丹江10月22日电 “同学们,你们去调查一下,咱们班的同学爱吃什么水果,然后填在这张表格里。”近日,在宁安市第四小学一年级教室,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统计学知识被六七岁的小孩子轻松地学会了。下课时,老师询问这节课是否满意,有的同学说满意,有的说不满意,因为这堂课没有举手回答问题。

  2001年,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启动,大庆市萨尔图区和宁安市被确定为课程改革国家级示范区。从今年秋季开始,课改进入扩大实验阶段,我省有20个省级实验区加入到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来。

    学科学习:指向儿童的发展

  父母上学时读的是什么教材,孩子读的还是那本,这种局面今秋被彻底打破,而使用某种版本的教材只不过是课改的一部分。课程改革涉及到整个教育观念以及课程的培养目标、功能、结构、标准,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考试,课程管理等各方面的转变。课改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模式,软化学科界限,使我们的学科学习更能指向儿童的现实生活,指向儿童的发展。

    教师和学生:平等互动共同学习 

   “对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呈现的新内容、赋予的新方法,很多教师甚至包括过去的优秀教师,刚开始普遍感到力不从心。从知识积累看,他们常有‘一桶水’不足以应对‘一碗水’的感觉;从能力储备看,他们常为‘课堂应变、专题科研、信息应用’等方面的欠缺而深感危机;从教育专业理念看,他们一时还无法领悟‘人本回归’、‘生命互动’、‘平等中的首席’这样一些全新理念的深刻内涵。”提起课改,大庆市六十九中杨文杰老师深有感触。

  宁安市第四小学隋文静是在课改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她说,以前教材编得死,对老师禁锢很大,老师的教学特色显示不出来。而新课程给了老师足够的施展空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实行课改后,孩子的思维扩展了,愿意学习了,成绩也比以前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学生不光学会了学习,还学会了把书本的知识应用到实际。

  宁安市第四小学六年二班马佳欢同学说:“课改后,我最大的变化是喜欢上课了。以前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现在我自己主动去想,比如上语文课,我们还可以想像文章的另一种结尾。”

    课改的瓶颈:评价机制滞后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课程改革在大庆市萨尔图区和宁安市实施一年来,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尚未形成,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还没变成普遍行为,基层学校的课程能力还相对薄弱,信息技术应用还缺乏硬件支持和应有深度,而最令教师困扰的就是评价问题。虽然老师们在评价学生方面有许多改革和创新,但升学率、重点率还是评价好学生、好老师和好学校的标准,课改让师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学生评价的大气候还是没变。评价制度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课改工作。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