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北京11月12日电题:抓好教育创新 建设一流大学——十六大代表李生谈发展高等教育
这几天,十六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生已经写了几十页的笔记,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说,“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结合报告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十六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李生深有感触地与记者谈起了抓好教育创新,发展高等教育,建设一流大学的问题。
李生认为,高校要进行教育创新,首先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调整办学思路。要具有超前意识,放在世界大环境中考虑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与时俱进。高校要进一步做好传播知识、发展知识、应用知识的作用,要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
其次,高等学校要不断地进行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高等教育应该本着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素质、加速发展的原则搞好校内工作,要健全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据李生介绍,在用人制度上,哈工大几年前就提出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实现了人才共享。此外,他们还提出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质量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用社会的钱办校内的事”等口号,努力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努力塑造“尊重劳动、尊重实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气,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大家干成事业。
李生说,高等学校的教育创新,还要深化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该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开展个性化教育,大力推进因材施教,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具有超前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未来“社会人”、“世界人”。要努力创造让知识分子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工作、生活、社会、人际和学术环境,给他们一个公平竞争的空间、自由宽松的氛围。
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而这必须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两个“第一”作为前提和保证,只有以科技和教育作支持,才能真正实现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科教兴国的主力军,高校应当也必须响应十六大的号召,积极抓好教育创新,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李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