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1月18日电黑龙江日报于14日发表的《闹市区里的“二人转”唱些啥?》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反响,许多读者打来电话,谈论二人转剧场应该规范、否则会扭曲了二人转的问题。在某机关工作的王先生说,如果不是看了报道,知道还有好的、被称为艺术的二人转,他还以为二人转都是又土又脏、拿不到台面上呢。“在机关,谁敢说自己喜欢看二人转哪!那显得多没文化!”王先生说。
王先生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记者某日乘出租车时曾问司机:“你喜欢看二人转吗?”答曰:“不喜欢。”记者又问:“那你喜欢看赵本山的小品吗?”答曰:“当然喜欢了。”于是记者说:“其实,好的二人转并不亚于赵本山的小品。”想不到出租车司机说:“那是你没看过二人转!我在动力区的公园里看过,两演员在露天搭个台子,总演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他们以为这样别人就会喜欢,其实除了一些民工和老头老太太,谁看哪!”
看来,用低级趣味来迎合少数观众的这种短视行为,无疑使得二人转更加远离了大多数的观众。那么,如何规范剧场、把更多的观众请进来,让观众领略到真正的二人转艺术的魅力呢?为此,记者采访了省曲艺家协会的副主席兼秘书长孙静波。
孙静波认为,在吉林和辽宁两省,二人转都登上了大雅之堂。长春市和沈阳市的大剧场都坚持常年演出二人转,而且售票火爆。而他们都是在开办几年之后才真正赚钱的。可见,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坚持把一些经典二人转奉献给观众,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长期的二人转观众群体,剧场才能真正火爆和赚钱。其次,开办二人转剧场,应该有一套长期有效的机制,剧院跟省内甚至是外省的优秀演员签约,相互制约,长期演出,以保证节目的质量。
随后,记者把电话打到了哈市和平艺术电影院经理张瑜的办公室。张瑜说,她到长春开会时,听说长春的和平大戏院常年上演二人转,并场场爆满,其售票收入超过了演电影的收入。所以,当有人提出出租他们的场地上演二人转时,她就答应了。本报的报道见报后,她马上找到该剧场的承包人,要求在节目的质量上严格把关。不过她透露,自从二人转剧场取消免费观看后,就没有几个观众了,该承包人每天都赔进千元左右,根本无力去请名演员了。看来,传播精品二人转的工作任重道远。
应该说,哈市和平艺术电影院能够在闹市区里给二人转一席阵地,使二人转继在吉、辽两省黄金地带登陆之后,又在黑龙江的黄金地带上演,这样的初衷本是好的,但是关键还在于要让真正的二人转表演艺术家登台亮相,还二人转一个本来面貌,这样才能真正为弘扬地方戏艺术进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