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1月26日电保护建筑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91号的二类保护建筑(现为哈市文联办公楼)却因邻楼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不当,致使这栋有着80多年历史的保护建筑出现了几十处裂缝,最宽处达到2厘米,而且目前仍在以每天0.33毫米的速度开裂。
据黑龙江晨报报道,25日下午,记者在田地街91号哈市文联办公楼前看到,紧靠楼门右侧出现了多处裂缝,房檐处最宽的裂缝约有近两指宽,最长的裂缝从楼顶一直开裂到楼底部,窗底下的裂缝处已贴上了用来观察楼体是否继续裂缝的石膏试饼。记者围着楼体观看了一圈,发现山墙处、楼后墙也出现了多处裂缝。在该楼的入口处和后楼分别绑起了高高的脚手架,几名工人正在往上面搭跳板。一名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是毗邻兴业大厦工地的工人,正准备对该楼进行加固。
就在这栋保护建筑后面的另一处文联“丁”字型办公楼也出现了裂缝,在“丁”字型拐角处,被撕裂的大缝子足有近三指宽,而且内墙墙皮多处脱落。
据哈市文联负责人朱寄鹏介绍,前楼为二类保护建筑,始建于1920年,原为丹麦驻哈领事馆;后楼1986年建成,这两栋楼在今年10月份以前一直保护完好。今年6月,黑龙江省施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始对毗邻的一栋老楼进行拆迁,准备建设兴业大厦,在拆迁过程中开发单位竟抡起了三吨重的大铁锤对旧楼进行砸拆,当时我们就担心会殃及文联办公楼,10月13日,负责施工的哈尔滨信恒建筑公司在靠近这两栋楼一米多远的地方打起桩基,结果第二天,这栋保护建筑就开始出现裂缝,而且裂缝越来越宽,开裂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这位负责人还介绍,目前前楼这栋保护建筑已出现了几十处裂缝,地基断裂一处,楼体向外倾斜,室内暖气管被拉裂一处;后楼地基有一处断裂,楼体向东侧倾斜10多厘米,最宽裂缝达到6厘米,很多作家已无法在办公楼中进行创作,无奈纷纷搬出。
保护建筑墙体何以出现裂缝?据哈市建设局总工程师施家相介绍,在建的兴业大厦距文联办公楼距离过近,设计采用的压力注浆地基施工工艺根本不适合相邻太近的建筑,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咬动了邻楼的基础。目前这两栋“伤楼”虽还没有倒塌的危险,但不排除以后倒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