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学生小群体“亚文化”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2002-11-27 20:42:48 来源: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大庆11月27日电11月16日中午,大庆市喇嘛甸镇中心医院的走廊传来急切的呼救声:“大夫,快救救她,她喝药了。”一位妇女被推进急诊室。值班的姜大夫立即组织医护人员抢救。两个多小时后,这名妇女脱离了危险。

    姜大夫看到这名妇女精神恍惚,心事重重,便与她谈心。她哽咽着道出了原委:“是孩子让我伤透了心、丢尽了脸。今天派出所又把我和孩子她爸找去了,孩子偷了别人的钱。这已经是第二次了。”说着说着,她又啜泣起来。她稳定了一下情绪,接着说:“我们6年前来大庆打工。虽然家境不算太好,但孩子的各种要求我们都尽量满足,孩子从小就没缺过钱。慢慢地,孩子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还学会了撒谎,总喜欢和同学攀比,就咱这个家庭怎么和别人比呀,我和孩子她爸就从钱上控制她。可她花钱花惯了,家里不给钱,她就开始琢磨歪道。这不,派出所已经叫我们去两回了,老师和同学也都知道了,丢透人了。”

    她的丈夫在一旁只是叹气说:“现在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同学过生日都得送礼物,今天孩子就是因为给同学过生日,没敢向家里要钱买礼物,就自己想办法,捅了这么大一个娄子。赔偿人家经济损失不说,还让我们跟着丢人。孩子都让我们打‘皮’了。今天又给她一顿暴打,整个后背都打紫了。孩子的妈妈一时绝望也喝药了。这孩子,差点弄得家破人亡,怎么办才好呢?”接着又是一声沉重的叹息。

    据庆寨派出所的民警张富鸿介绍:“这个女孩儿叫范文文(化名),13岁,是让区某中学初二的学生,曾因盗窃被公安机关处理过两回。一次是盗窃自行车,拆零件卖;另一次是偷了食杂店100多元钱,被送到派出所。由于她还是一个学生,我们本着负责的态度,把家长和老师叫来,教育和帮助孩子改掉不良的习惯,让她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心理咨询专家刘云龙教授对未成年人产生盗窃行为的心理因素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是家庭随意满足子女的不正当要求,刺激子女不劳而获和好逸恶劳心态的产生;二是学生小群体“亚文化”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建设优良的成长环境成为青少年教育的当务之急。实习生郑利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