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邮政信报箱,谁来帮助你?
2002-12-11 10:31:51 来源:黑龙江晨报——法周刊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目前,哈市市民平均每七人就拥有一个邮箱。
  整个哈尔滨,有36.6万只邮政信报箱。
  这些邮政信报箱,很多地方几乎没有人使用!
  记者了解到,这些邮箱是一种必备的市民接收邮件的公共设施(邮局不向居民收钱)。
  1999年以前,哈尔滨市内用的是老邮箱,这些邮箱的安装由建房方出资,  维修也由建房方出钱。这些老邮箱虽然比较结实,但它颜色发黑,做工粗糙,样子难看,体积小,不保密。有的人往里扔烟头,扔废品;邮件丢失的事时有发生。鉴于它的这些缺点,从1999年开始,全市开始更换为现在使用的全国统一标准的新邮箱。邮局在安装邮箱后,给居民发了钥匙,这些新邮箱形式美观,但质量不是太好,如果不加以爱护,就很容易遭到损坏。于是邮局又在邮箱上印上了维修电话。今年,门锁又都换新的了。
  据介绍,黑龙江全省用来安装标准信报箱的投资是两个亿,其中仅哈尔滨市内(七个区)就投入了5千万元。哈尔滨市区内计划安装邮箱41万户,但由于有的居民楼拆迁,现正在使用的有36.6万户,剩下的都被送回厂家,等到需要时再安上。
  根据各个居民区的建筑格局不同,这些邮箱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安置在小区入口处的,叫信报箱群,每个信报箱群的造价至少要2000元钱;另一种安放在每个单元门口的叫单元箱,它的造价为每户28.5元。邮局在安装和维护时都是免费的,如果用户使用中损坏了邮箱,邮局维修时只收工本费3元钱。用户如要维修,可向投递员反馈信息或拨打维修电话。
  目前哈市市内邮箱的数量是个庞大的数字,邮局没有那么多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力度去维护。邮箱大量被闲置破损,邮政部门也束手无策。社会上的其他一些企业,能不能与邮政部门合作,合理使用这些闲置邮箱——双赢甚至多赢呢?
(相关数据及采访,请见本版其他报道。)
 
   邮政信报箱,惨啊惨!
 
  邮政信箱为铁皮所制,它们有10个一组的,有12个一组的,还有8个一组的,每组的上面都标有“哈尔滨市邮政专用信报箱”字样。
  记者来到宣庆小区6栋,这里总共安放了80个信箱。走近信箱,记者看到信箱的 钥匙孔锈迹斑斑,不像被用过。有的信箱的门虚掩着,有的甚至成了“垃圾箱”。这时楼道里走出一个40多岁的女士,说邮箱是去年安的,“没见有人用,你看,都生锈了。”
  在宣庆小区24—1栋,这里共有6组60个邮箱,分散安置在每个单元的楼门口。记者看到这些邮箱不仅钥匙孔生锈,而且漆皮破碎,门早已变形,上面贴满了各种宣传单。
  记者来到太平区三棵小区,也看到了同样的情形:到处是废置生锈的邮箱。在三棵小区20栋楼入口处的一个食杂店,女店主说:“邮递员把报纸和信件都直接送到楼上去,要往那里(邮箱)放不都丢没了呀!小区里有些淘气的孩子把有的邮箱的门都拽掉了。这东西现在就是个摆设,说穿了跟废铁一样。”
  记者又来到附近的天恒小区,这里居民楼的每个单元门口也都安装了邮箱。记者问楼内居民和天恒物业管理公司,他们都说根本没用过这东西。当记者询问一位老太太有没有人用邮箱时,她居然反问记者,这东西是干什么的。
  记者在远香街14号小区,共安放了邮箱25组188个,据小区内食杂店主夫妇说居民有订报的,都直接送到楼上,信送到食杂店,说罢店主还拿出一封居民来信给记者看。记者刚出来时,正巧碰到一个来送信的邮递员,他并没有把信件放进邮箱,而是直接送到了楼上。在邮递员下来时记者问他为什么不把邮件放在信箱里。他回答说放在这里边没人来取。
  记者来到了动力区民生小区,该小区共有33组382个信箱。这些邮箱印有“维修电话:2112324”字样。有一组邮箱的门是开着的,记者随手拉开,见里面铺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没有用过的痕迹。记者上楼时碰到一位退休的老干部,他说这些邮箱是2000年安的,坏了不少,没给钥匙。
  记者又来到了道外区太古小区,这里的邮箱都是集中在一起安置在小区门口,上面有“维修电话:838698”字样,数量在2050个左右。据小区居民反映,去年邮局又来安了新锁,但用的人很少。
 
    邮政部门:期待多赢!
 
  《法》周刊记者就几日来走访哈市各社区,见到大量邮箱无人使用现象,询问哈尔滨市邮政局经营服务部业务主管宁阳:“哈市内安装邮箱投入了5千万元,但据记者调查,被利用的寥寥无几,这是不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新建小区再安装邮箱,不是扩大了这种浪费吗?”
  宁阳:“邮政信报箱是邮政部门为广大居民提供的必备通信基础设施,这一点《黑龙江邮政条例》第十条有明确规定。现在虽然出现邮箱使用率很低的现象,不能说投入资金安装它们是浪费。现在通讯设施越来越发达,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很少通过写信这种方式,邮箱的利用率便低了。其实广大居民并没有意识到邮箱具有非常广泛的用处,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提高,居民在接收企事业单位的产品介绍、商品广告、结算帐单、轻小实物邮件以及商家馈赠的小礼品时都是可以利用这些邮箱。居民只要打开家门旁的邮箱,就可以获得很多方便。但可能目前居民的这种意识和精神物质生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所以目前来看这些邮箱大部分未被使用,这的确很可惜。目前一些报社和投递公司没有经邮局同意,私自使用这些邮箱。他们合理使用我们不反对,我们邮局也不会收使用费,但我们希望这些使用单位能承担所使用邮箱的维修费用,这用不了多少钱,我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这些邮箱能继续使用。再说其他公司与邮局一起合作,合理利用这些邮箱有很多好处:一、闲置邮箱被利用上了;二、邮箱的维修有了保障;三、使用这些邮箱的投递公司和报社投递人员不用再上楼逐户投递,节省了人力,也节省了用来安装报箱奶箱的大量资金;四、统一使用标准信报箱,可以使社区内整洁、美观,使整个城市的风貌焕然一新。”
 
    好点子,在哪里?
 
  记者走访中,发现邮箱旁边林林总总有很多报箱、奶箱;网通物流配送公司的配送员,把电话帐单夹在门缝或放在门外;电业公司的抄表员把电费催交单贴在了墙上或电子门上。这些既煞风景,又破坏了社区环境。目前社会上的许多投递公司和配送公司,像投送信报的邮政部门、投送固定电话帐单的“中国通”,甚至投送乳品的一些乳品企业,都可以利用这些现成邮箱。为什么不有偿使用,从而大家双赢呢?
    网通物流:白用可以,出钱不干
  
《法》周刊记者来到哈市南岗区隆顺街22号的哈尔滨市电信(现更名为“网通”)实业有限公司网络物流配送公司。记者了解到,哈尔滨市内有固定电话用户200多万,当前网通物流配送公司的配送员有200多人,而他们每月电话帐单的配送量是50多万户。公司规定配送员不能把这些帐单夹在门缝或放在门外,要亲手交到用户手里,这样才能算完成任务。目前,电话帐单的配送量正在逐渐增长,很快就会达到200万户。同时,该公司还代理商家广告配送业务,可想而知,每个配送员的工作量是非常惊人的。
  《法》周刊记者:“哈市邮局在市内安装了36万只邮箱,目前这些邮箱大部分闲置着,物流配送公司为何不同邮局协商一下,共同利用呢?”一位张女士说:“邮局不会让我们白白使用的,而有偿使用我们是不会用的。”
  《法》周刊记者问张女士:“假如邮局不收使用费,免费让你们物流公司使用,你们会用吗?”张女士说:“这么好的事,白用谁不用。”记者进一步问:“假如你们免费使用了这些邮箱,但这些邮箱坏了,你们会不会出钱维修?”张女士说:“使用可以,但不会出钱维修。”
    摇篮乳业:气候适合,我们愿用
  
《法》周刊记者来到哈市香坊区衡山路18号的黑龙江摇篮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当记者说明来意,该公司液体奶事业部A区执行经理沈中山说:“首先,我承认这是一个双赢的好主意,因为我也发现我们楼下有很多闲着的邮箱,这些邮箱没  人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但我们的奶箱都是安在楼道内的,因为哈尔滨是北方城市,冬天很冷,我们的奶放进邮箱会冻的,而冻过的奶就不好喝了。我认为夏天把奶放入这些邮箱还是可以的,不过那样我们的奶箱就闲起来了。所以我觉得在北方用邮箱装奶是行不通的,除非邮箱内有保温层。如气候适合,我们愿意用。”
    营销北方:一揽解决,我搭平台

  《法》周刊记者来到哈市道里区田地街116号中财公寓17层的《营销北方》编辑部,总编辑朱可心女士告诉记者:“把社会上各种资源整合,达到双赢甚至多赢,这是营销策划的根本目的。《营销北方》愿意搭建这个平台,帮助有关企业一揽子解决。”
  《法》周刊记者:“你有什么好点子?”
  朱可心:“好点子是大家想的。我们愿意做这些汇总、分析、采纳、整合的专业工作。

责任编辑:连冬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