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2月18日电把自己家用过的东西或多余的物品拿到跳蚤市场去卖,又在跳蚤市场选购需要的商品,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可真是舒心的事。
前不久,记者在道外区北十四道街至十六道街跳蚤市场上看到,利用双休日到这里赶场的人真不少。从日用百货、家用电器到装饰品、土特杂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进入这个市场的商品价位都比较低,一个小巧玲珑的“银碗”,喊价才30元;一串做工精细的“水晶项链”,10元就可买到;一个古色古香的铜茶壶,要价110元。业内人士说,只要识货,就能在跳蚤市场淘到真金。上至收藏家,小至市民甚至民工,都喜欢到这个市场寻找所需要的商品。
虽然跳蚤市场受欢迎,但哈市规模较大的跳蚤市场只有一个,近千平方米的场地、百余个摊位难以满足人们强烈的交易欲望。
一到双休日,赶赴道外跳蚤市场赶场的人特别多,据介绍,最多时,场内场外交易人数达两万多人次。狭窄的跳蚤市场根本无法承受人流的重负,大量的人流只好挤向市场外的路边和背街小巷,给行人和交通带来不便,塞车现象经常发生。
据业内人士介绍,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跳蚤市场都很发达。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也很注重发展跳蚤市场,北京就有3个跳蚤市场。哈尔滨这种规模的大城市,仅一个面积偏小的跳蚤市场,不能和城市市场功能完美配套。
由于道外跳蚤市场难以承受交易重任,给市场管理带来难度。有些不法商贩还将一些三无产品拿到市场上进行销售,一些过期药品甚至公然出售。
哈工大博士研究生杨承认为,管理好跳蚤市场首先要治本,要妥善解决好爆场的问题。在现有基础上,结合城区建设,对跳蚤市场进行扩建可能是最好的办法。短期内,对于现有的跳蚤市场一方面要加大市场宣传力度,尽快在交易者中树立法制观念;另一方面在交易者最多的双休日划出一定的室外场地,进行集中管理,这也可暂时缓解场地不足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