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环卫设备残败工人缺少安全感 哈尔滨环卫事业期待关注
2002-12-18 10:51:1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2月18日电2001年至今哈尔滨市共发生环卫工人被撞事故85起;街路机械化清扫率仅为26.7%;环卫车辆“超期服役”;哈尔滨环卫事业期待关注。

    (一)

    清晨4时,当人们还在睡梦中,环卫工人黄金就已在大街上忙碌了。从霁虹桥到经纬头道街一段的路面,他彻底清扫了一遍。两个半小时过去了,隆冬寒天,黄金却干出了汗。

    每天,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全市6874名环卫工人紧张工作着。3574万平方米的路面在他们的汗水下变得整洁亮堂起来。当人们走出家门,看到的是一个清新的世界。

    环卫工人那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装扮着我们这个美丽的城市,而他们却在透支着自己的体力。在各主要路段,除早晚清扫外,环卫工人还要实行全天保洁。目前,哈市环卫工人人日均清扫面积为6700平方米(按清扫工人人数计算)。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区面积的扩大,街路的拓宽,环卫工人日均清扫面积也随之增加。据了解,国家建设部规定,清扫保洁人员日均工作量为5000平方米,屈指算来,哈市保洁人员的工作量高于这项规定的34%。

    黄金摘下厚厚的围巾和记者攀谈起来。他说,工作苦点、累点倒没什么,最担心的是安全没有保证。

    近年来,市区主干道进一步拓宽,高架立交桥越建越多,大大缓解了市区交通的紧张状况。然而,由于车辆行驶速度加快,环卫工人被撞伤亡事故逐年增加,呈现上升趋势。据统计,2001年至今哈市共发生环卫工人被撞事故85起,死亡9人,伤残76人。

    大街上移动着的一个个黄色马甲在发出安全召唤。

    (二)

    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偶尔可见道路清扫车在工作,人们往往投去新奇的一瞥。道路清扫车还是难得一见的景致。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按照国家建设部的规定,到2000年,大、中城市的机械化清扫率应达到40%。当时哈市只有18台道路清扫车,机械化清扫率仅为8%。为了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今年,市政府投入了1100余万元,购进了30台新型道路清扫车,使哈市机械化清扫率提高到26.7%。但与国家建设部的规定仍有一段距离。

    环卫车辆严重老化是环卫工作的另一个不和谐音符。据统计,哈市日产生活垃圾3500吨,环保部门现有287台垃圾清运车和74台粪便清运车,其中27.5%的垃圾清运车和47.3%的粪便清运车超期服役,由此造成部分区域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清运工作,垃圾堆放时间过长,严重影响街路的卫生质量。

    专用车辆不足,路面清洁难以达标。在传统的街路清扫和垃圾清运过程中,易产生二次污染现象,为了减轻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哈市提出了实行水冲作业的要求。目前全市有9台洒水车,其中已有4台超过报废期限。在垃圾清运方面,虽然购进了64台垃圾压缩车,但面对大量的生活垃圾,也只能是“小马拉大车”超负荷运行,因而耗油大,机械磨损大,造成车辆使用寿命降低。

    (三)

    在采访中,一些环卫工人和许多市民对哈市环卫事业的发展提出希望。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师吴秋凤说,树立全民环保意识迫在眉睫。如果没有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我们这座城市将被大量的垃圾淹没。应该大力宣传环卫事业,让市民认识到环卫事业不是环卫工人自己的事,是全体市民的共同事业。市民需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爱护我们的家园。有环卫工人建议,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对乱倒垃圾,不服从管理者,应给予罚款处理。对殴打环卫工人者除罚款外,还要责成代替被打的环卫工人来完成其清扫工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省粮食局工作人员王宏说,最好研制出一种轻便明显的警示标志,及时提醒驾驶员减速行驶,注意安全。环卫工人自我保护意识也要提高。工作时注意观察车辆的行驶情况,尽量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也有市民说,要尽快脱离以人工清扫为主的落后作业方式,市政府应加大对环卫事业的投资。如果资金不足,可采取单位自筹、职工集资和社会团体捐助等多方融资的方法来解决。

    环卫工作期待全社会的关注。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