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世界首创前景广阔 神奇修复材料在哈问世投产
2002-12-19 10:21:00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2月19日电一种世界首创的能使金属磨损后自动修复的材料,日前在哈问世并通过国家级鉴定,同时获得核心技术和制备工艺的国家发明专利。鉴定表明,该材料能在金属摩擦副表面形成高光洁度、高硬度的耐磨金属陶瓷保护层,使已磨损的零件表面在正常服役的动态条件下,无需解体即自动修复,且保护层越磨越厚。

    磨损是机械材料失效的主要形式,我国每年由于磨损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数千亿元。该材料的诞生,不仅标志着车船内燃机将终身免于大修,而且能广泛应用于传统产业并带动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使我国摩擦学领域内的减摩机理研究和减摩产品的开发研制实现重大突破。该材料目前已通过了实践的反复验证:一铁路机车内燃机大修后行驶12万公里出现严重磨痕,应用该材料修复后继续行驶了51万公里,连原有的磨痕也消除了;新大修机车直接应用该材料行驶48万公里,仍完整如新。

    权威人士介绍,该材料形成的自修保护层能与金属基体形成分子键结合,既耐高温,又耐腐蚀,在强摩擦等条件下均不会脱落,是目前所有金属表面镀、涂层技术均无法做到的。另外,该材料还可以使轴承在保持原尺寸的条件下,额定寿命提高21倍以上,刃具寿命提高5倍以上,冶炼特种钢材寿命提高1倍以上,能使运行中的重大装备、设备磨损部件保持原有精度。

    省、市主要领导十分重视该材料的研制,多次现场调研,要求尽快将其转化投产,做大做强做好。目前,该材料已在哈尔滨市投入生产,计划明年一季度生产100公斤,销售收入5亿元;到2005年年产1吨,销售收入至少50亿元,同时计划在京建立金属磨损自修复企业技术中心。届时,哈尔滨市有望成为全国内燃发动机、轴承、刃具、减速器和特种钢材的生产和出口基地。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