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2月26日电“河道采沙都挖疯了!”“那些人挖坏了我家的耕地!”进入十二月份以来,黑龙江省市有关部门不断接到来自阿城市阿什河沿岸群众的反映。
日前,记者前往阿城市群众反响强烈的乡镇,对那里正在发生的滥采沙石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从阿城市向南,出城不久,路两旁就不时地有“出售沙石”、“前方二百米有沙场”等标牌闪入视线中。一辆辆满载沙石的大卡车迎面呼啸而来,卷起滚滚烟尘。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这都是从乡下沙场拉回来的。
行驶了大约十五公里,来到了交界镇董家村大杨木屯。在屯西南已经结冰的阿什河道旁,远远地就看见一片隆起的沙石堆,一台挖掘机正抓起一铲铲的沙子装入卡车。
整个沙场沿河道西侧河岸绵延近三百米,深的地方有十来米。让人吃惊的是,巨大的沙坑已经拓展到了岸边的耕地中,在沙堆的边缘能清楚地看到秋收后的地垄上的水稻和玉米根茬儿。在河道中,只见上面是耕地,而下边已被挖成了悬空的陡崖。就在记者拍照时,还不时地有沙石哗啦啦地塌落下来,土块一直滚到河床的冰面上。
也许以为来了买沙子的,一间小房里跑出来一名男子说:150元一车,现在都是这个价儿。记者问:你把人家老百姓的地都挖了,人家能干吗?男子说:这片地是双丰乡双兰村的,已经被我们征用了,采完了再复耕,这年头儿农民种地也没啥意思。
在大杨木屯后的河道中,有一个规模更大的采沙场,四五台挖掘机械正在轰鸣作业,十来辆大卡车在装车。整个河道在这里扩展成了五六百米宽,冰面上散布着几个大沙堆。与前一处沙场一样,沙坑也直接伸到了河左岸的水稻田中,挖出巨大的缺口,有的地方已经坍塌到河床上。
记者在大杨木屯找到村领导,正在搓麻的村长头也不抬地说:“沙场全归水务局管,我们干涉不着。”
随后记者又来到亚沟镇吉祥村一组。在村后的几片耕地中间,竟也有一个不小的沙场正在采沙。沙坑有五六米深,能清晰地看到挖到玉米地中的痕迹。两辆大卡车停在玉米地中间正等待装车,地面已经被轧得又硬又光滑。
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这两年,阿城市在河道中采沙、采石的多起来,几乎达到泛滥成灾的地步,一个沙场一年赚个百八十万不成问题。
交界镇党委卢副书记告诉记者,阿什河流域沙场泛滥已经有好几年了,群众反映强烈,这些沙场都是水务部门批的,有的紧贴着农田挖掘,造成河岸塌陷,水土大量流失,更严重的是超范围开采,直接破坏了良田。也曾有人大代表提出过议案,但问题迟迟不能解决。
双丰乡双兰屯党支部崔书记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河边耕地被沙场挖毁的事她已经知道,并前去进行了制止。被挖毁的都是村里的机动地,听说是个别村民自作主张卖给沙场主的,情况已经向乡里做了汇报。面对这样严重的毁地事件,双丰镇高镇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听说过这事儿,镇里需要派专人去现场调查再说话,目前还没动作。
记者把了解到的情况与阿城市国土资源局有关人士进行了沟通。该局土地监察大队一位负责人说,他们最近也接到了省国土资源厅转来的群众上访材料,正在着手组织人员调查。关于这些滥采的沙场,土地部门没有发放“采矿许可证”,都是水务局河道管理站批的,目前到底有多少沙场他们也不清楚。而且由于河道与两岸的耕地之间管理权限没有理清,监管起来难度很大。
但这位负责人肯定地说:“未经土地管理部门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与沙场开采者之间达成的土地征用或改造协议都是违法的,我们将严肃查处。”
阿城市水务局河道管理站王站长说,在河道中采沙,只要该单位具备了开采条件,提出请求后,我们根据河道的整体规划决定批准与否。采沙单位要向河道管理部门每方沙石缴纳一定费用,并必须在规定范围内按规定的深度开采,不能影响两岸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规定的范围”包括哪些呢?王站长解释说,基本上是以两岸堤防之间为界,没有堤防的,一般是指这一河段的历史上最大洪水淹没区。
王站长承认,目前阿什河流域内的数十家沙场中确实存在超范围开采甚至毁损耕地现象。
阿城市位于哈尔滨南郊,称得上是哈市生态环境的一道重要的屏护。记者在几天的采访中,经常看到当地政府发布的“防止水土流失是生产稳定的保障”“爱护每一寸耕地”之类的宣传标语,然而目睹眼前这里正在发生的一切,让人感到心头是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