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省非公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
2002-12-30 05:10:2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2月29日电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于2000年召开了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成立了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大了推进发展的力度,使全省个体私营经济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并且开始由数量扩张型步入向质量规模效益型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增长较快,发展规模日益扩大。不仅在流通服务领域中唱主角,而且在科学研究、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以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有的已成为全省乃至国家的龙头企业。

    内部结构趋向优化。个体私营经济正逐步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一般流通领域向生产加工型、科技型、外向型经济领域拓展。企业综合素质有所提高,资本构成发生调整变化。

    促进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批初具实力个体私营大户,抓住国家对国企抓大放小、逐步退出竞争行业的战略性调整机遇,积极参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国企分散突围与私企低成本扩张的“双赢”,并较好解决了参改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

    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市场的发育和个体私营经济的不断壮大,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村屯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使所有制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推进了农村产业化的进程。

    吸纳了大批下岗职工和新增社会就业人员。在全省300万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中,除部分从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主动下海的管理技术人员外,绝大多数都是下岗职工和新增社会就业人员,仅下岗职工就有71万人,占23.7%。此外还安置了大批“两劳”释放人员,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个体私营经济无需国家投资,靠其自身滚动发展,积累和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省个体私营经济税收达到23.5亿元,同比增长17.5%,已经成为全省各级财政重要增长点,在县级财政上表现尤为突出,在相当多的县区已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