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月4日电元旦刚过,我市一些针纺、小商品市场就迎来一拨拨为过春节而办年货的市民,这股提前涌动的忙年热潮,让卖年货的业户们既惊讶又兴奋。
按老哈尔滨人的忙年习惯,对联、福字、碗筷、床单、毛巾等大众年货,往年都是在腊月二十三以后才进入销售高峰,可今年,元旦刚过,办年货的市民就拥上来了。
记者3日中午在道外三马针纺市场看到,一老年市民来给全家老少三代买袜子,一下子就买了60多双。毛线专柜前,几位女青年选购毛线后,现场排队等侯量体将毛线直接加工成毛衣,每人都将取货时间定在春节前。床单、花布柜台前,一些上年纪的老妇女争买花布,大都要给孙子、外孙做新棉裤,说比时兴保暖内衣强。
在透笼商厦,一些市民挤进内衣柜台,再挤出时,手里都拎着一两套内衣。卖毛巾的业户说,现在人们过年不只换擦脸毛巾,还要备上擦身子的、擦头发的、擦脚的,这几日,成套的大小浴巾“走得”最好。头饰品专柜前,一位中年妇女各选了8种扎头发的彩带和彩珠,当业户知道她是为给女儿过年换着扎时,笑着“妈呀”一声:“我以为你是来上货的。”
在曼哈顿商厦,不少市民在各式对联和平版的、立体的大小福字间转来转去。他们说,往年都等到年三十这些东西降价了才买。今年想早买,不差那几个钱儿。记者看到,无论是碗筷、花瓶、还是窗帘、拖鞋,只要市民觉得是“过年能用”的东西,全都热卖。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