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月10日电近几年,我省学俄语的学生锐减,开设俄语的地区逐渐缩小,去年学俄语的报名参加高考的学生是历年来最少的。一些重点大学甚至拒收俄语生,俄语专业生源奇缺,专业教师纷纷转岗,俄语人才面临断档。
2002年,哈工大附中在初、高中开设俄语。但家长们对孩子学俄语避之唯恐不及,同时对此举也颇为不解:“好好的学校,干嘛开俄语?”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招生场面:英语班报名人满为患,俄语班报名门可罗雀,俄语高中班只招到了一名学生。
学俄语的越来越少
据2001年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每学年在校初中俄语生只有5000多人,约占全省在校初中生的1%;全省外语教师13514人,俄语教师只有570人。开设俄语的地区除黑河、绥芬河、同江、抚远、饶河等边境口岸城市外,其它地市开设俄语的学校都集中在乡镇。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大庆等城市学校几乎都没开俄语。去年高考我省俄语报名考生只有9000多人,占全省考生的1/15,跌破历史最低点。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学生感到学俄语吃亏,近几年对俄边贸也不如前几年火,加之俄语教学方法与英语相比严重滞后,学生对学俄语普遍兴趣不高。俄语教师面临下岗、转岗,因此也无心钻研教学方法。
提起我省初中俄语教学的现状,省教育学院初中教育教研部俄语教研员高桂玲老师忧心忡忡。她说,近几年,全国重点大学拒收学俄语的学生,学习再好的学生也只能报考二流学校,极大地挫伤了俄语师生的教与学的热情。就连大学俄语专业、俄语系也拒绝接收有俄语基础的学生,而是从学英语的学生中招收零起点的学生,如北京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师大等都是这样。从2001年起,我省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外语,但决大多数开设的是英语,这样再过两年,俄语课真的要灭绝了。
高桂玲说,现行俄语教材陈旧也是俄语教育萎缩的原因之一。现行的教材已使用十多年,在这十年中,我国与俄罗斯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教材的内容远远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教材满足不了学生对语言知识,尤其是交际知识的渴求,对话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很难上口,形成了“哑巴俄语”的局面,与我国目前课程改革要求的交际外语的新理念相距甚远。
学俄语还有必要吗
家长们从孩子的前途和出路考虑,让或者不让孩子学俄语均无可厚非。但是不是现在学俄语就没有必要了?目前极力主张开设俄语的哈工大附中张韬校长说,作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的俄语排在汉语和英语之后,占第三位。俄罗斯文化历来被认为是世界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其中宇航业、飞机制造业、医学、教育、体育、艺术等领域国际领先。现在,世界各国都越来越抵制用中介语进行交流,俄语人才成为各国必需。而俄语在我省的重要地位更无需多说。全国学俄语的学生,黑龙江占三分之二左右,如果我省俄语教育萎缩,我国俄语人才的发展不堪设想。
这几年,由于我国与俄罗斯交往频繁,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加大,但俄语人才断档的情况时有发生。我省中学俄语的滑坡带来了大学俄语教学的滑坡。黑龙江大学俄语系一度连续两年未完成招生计划,这同国家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形成鲜明对比。黑龙江大学俄语系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曲依民说,近两年国家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呈上升态势,毕业生在大四上学期基本上就已被用人单位号下,国家各部委、部队、商贸边贸成为俄语人才需求大户。我省俄语资源和水平全国第一,令人遗憾的是,一流的俄语教师目前尚处在闲置或半闲置状态。
挽救俄语教育迫在眉睫
省教育学院高桂玲老师建议,应建立省、市、县各级专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管理与协调各地开设俄语班,保证俄语生源。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在小学三年级开设俄语班。在升学考试中给予加分等政策倾斜对留住俄语生源比较有益。目前,省教育学院正计划与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共同成立黑龙江省中小学俄语教学研究中心,俄方将定期派专家帮助我省培训师资,我省也将派教师到俄罗斯培训深造。
哈工大附中校长张韬认为,开设俄语关键要为孩子们设计好出路。为了支持附中开设俄语,哈工大对于达到本科生、研究生要求的俄语学生予以接收。有条件的学生,哈工大附中将引导他们高中毕业后直接报考俄罗斯大学。哈工大附中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对学俄语的学生开设英语,而且正在筹划与莫斯科市1948中学建立友好校。
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人文社科全国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学科三项桂冠的黑龙江大学,明确地提出了形成俄语特色学校的计划。目前正在黑河中学等地筹建俄语教育试验园,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帮助俄语教学。从今年开始,黑龙江大学俄语系计划单招单考。同时还将尝试对学俄语的学生实行本硕博连读,在本校上4年,然后到俄罗斯学4年,拿到硕士、博士学位。
对于我省俄语的现状,省教育厅厅长董浩说,在信息社会,英语作为一种工具的作用不言而喻,我省作为我国重要的俄语基地,俄语的地位和优势勿庸置疑。重要的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学科建设需要来协调二者的关系和确定我省俄语教育的发展。针对我省俄语教育出现的滑坡现状,省教育厅也将出台一定政策。目前,学生只掌握一门外语已不能满足需要,这也要求我省要大力扶持俄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