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私人式服务”登陆哈尔滨
2003-01-19 12:29:55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月19日电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正接踵而至地发生着。仅从人们所接受的各种服务而言,“贴身”又“贴心”的“私人式服务”如今细致入微地走进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私人律师进家门

    “有事请找我的律师”,这是在香港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话语。如今,哈尔滨市民也开始拥有私人律师。

    哈尔滨市道里区一位女士连续数日受到电话骚扰,于是她把这件事委托自己的私人律师起诉到了法院,最终讨了说法。一直以来,私人律师似乎只是社会名流、商界名人的专利。而事实上,一年只要花上三四百元,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请私人律师。记者从哈尔滨几家律师事务所了解到,老百姓已渐渐地接受私人律师这一新生事物了。

    黑龙江元辰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张桂宏说,财产转让、家庭继承、买卖合同、邻里纠纷等法律服务都是私人律师的服务范围。在聘请时,双方要签订法律顾问合同,约定服务的范围、合同期限、费用缴纳方式等。私人律师为公民个人提供的是家庭方面的各种服务,包括婚姻、继承等。在哈尔滨,私人律师已涉及企业经营投资、财产分配等经济、消费纠纷业务方面的服务。目前有五十多位市民与该律师事务所签订了私人律师服务合同。

    哈尔滨的孟先生是一位餐饮连锁店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平常忙得不可开交,加上不太了解法律知识,干脆花钱请了个私人律师,为自己的生意提供法律支持。去年夏天他的餐饮公司与一家企业产生了纠纷,由于他聘请了私人律师,使自己既不必分身解决,又获得了让他满意的结果。黑龙江圣德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窦月明说,有众多民事纠纷都是由于老百姓在当时对法律掌握不确切所致,如果有私人律师,民事纠纷的发生率就会大大地降低。

    也有人觉得不用请私人律师。他们认为请一位私人律师,一年要交三四百元的费用。“有事找律师,没事别找事。”一些姓张的市民说,居家过日子遇上法律纠纷的事情并不多,不必每年花费钱财请律师。再说,一旦真有了纠纷,再请律师也不迟。

    有人将私人律师形象地说成是“律师保姆”,目前聘请私人律师的人以私企老板居多。无论是否出现法律纠纷,你都可以向你固定的私人律师进行法律咨询,并运用合法手段为自己争取权益。

    2002年7月,上海市司法局制定了《关于个人开业律师事务所管理的规定(试行)》,私人律师事务所以个人姓名作为字号,聘用律师的总数不得超过9名。2002年11月,上海首家私人律师事务所——翟建律师事务所成立。据了解,哈尔滨目前还没有专门提供私人律师服务的律师事务所。

    ■私人保镖影相随

    被称为“影子一族”的私人保镖一直让人感到很神秘,而这一职业已悄悄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2002年10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调整了商标分类注册的范围,“私人保镖”这一新出现的社会服务明确出现在新颁布的《商品和服务商标注册区分表》中。

    与南方相比,哈尔滨的私人保镖状况一直处于“地下”状态。哈尔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一位负责人说,哈市以前也有私人保镖,是一种个人行为,极易发生各种纠纷,产生严重的后果。私人保镖要经过保安公司的严格培训,持证上岗。私人保镖在哈市有很大的潜在市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手筹备、组建专业的为个人或单位提供保镖服务的公司。哈市的几家保安公司现在大都提供守护、看押服务,公开提供私人保镖服务的公司还没有。

    据了解,目前上海市至少紧缺30万私人保镖。在未来10年内,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广州市至少需要60万私人保镖。由于人才稀缺,私人保镖的待遇极其可观。这些私人保镖的收入一般以每小时10至20美元来计算,一些优秀保镖的月薪可以拿到上万元。私人保镖不仅要懂外语、法律,还要头脑灵活,富有责任感。他(她)们不仅是一名安全护卫,同时也充当了秘书的角色。他(她)们要会处理公文、操作计算机、策划活动、统筹安排行程等等。由于女性不容易让人产生戒备心理,而且做事比较细致,因此文武双全的女性保镖备受青睐,而上海目前这样的女性保镖还是凤毛麟角。

    据悉,目前在上海请私人保镖的绝大部分为境外人士,占了整个业务量的80%以上,他们大多是大公司集团的总裁或文化体育明星等。除此之外也有上海的私营企业主,他们大多声名显赫,出于个人安全因素的考虑而请保镖。

    有关人士认为,私人保镖的出现,就像普通老百姓安装防盗门、用验钞机一样,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目前私人保镖这块市场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政府部门应该建立相关的制度来对这一行业进行约束和完善,这样才能使这块市场有序发展。未来的私人保镖将打破以往重武轻文的传统,开始向能文能武的方向转型,不仅要形象好、反应快,还要懂法律,成为一种复合型人才。

    ■私人医生保健康

    哈尔滨市道里区居民朱雁民去年初曾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去哈市某医院儿科看病,认识了该院一位副主任医师。孩子病好后,他就与这位医师建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孩子一旦出现病症,便马上给这位医师打电话。平时,他和爱人就是在这位医师的指导下,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朱雁民说,由于一直是看同一位医生,所以医生对孩子的成长情况非常了解,看病时也省了不少麻烦;哈市新城小区做保健品生意的赵榛女士也是经别人介绍,给自己的爸爸找了一名私人医生。赵女士说,爸爸感觉不舒服时,有时不用送老人去医院,省了来回的出租车费和专家门诊的挂号费,也避免了个别医生乱开高价药给自己造成的额外负担,最主要的是私人医生了解爸爸的病史,而且看病认真负责。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兼职医生讲,找他的都是朋友,或是朋友介绍来的。他承认,有时也不可避免地接受吃请,甚至有些“灰色收入”,但严格地说,他并不能算是私人医生,只是向病人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或给病人以必要的指导,他更不会因此影响自己在医院的工作。

    哈医大二院有关人士认为,医改之后,百姓更关心的是怎样花最少的钱,把病治好,因此,私人医生如果公开出现,一定会受到百姓的欢迎。但由于目前的私人医生还多是在职医生,都是在私下交易,因此有人担心,一旦出现医疗事故,责任难以分清。据了解,私人医生只是为市民提供身体检测、预防保健、在有疾病时制定治疗方案,充当“保健顾问”的角色,而比较重的病还是要到大医院治疗。黑龙江商业医院检验科医生杜艳霞说,私人医生的出现的确有很多好处,但公开提供这种服务的医生目前还没有。

    2003年1月13日,广东省首家就诊信息机构成立,市民只要一年花上300元就能为全家人聘请一位专职私人医生。另外专门为中高收入人群设定的“高级私人医生”专家库也已经建立。据了解,这种公开为市民提供私人医生的举动在国内尚属首次。据了解,这次在广州推出的私人医生服务分为平民化私人医生和高级私家医生。所谓“平民化”是指市民每年只需要交纳300元聘请费用,一家老小无论头疼脑热都可以致电该中心热线电话,会有专门的全科医生为市民解答问题,并指导你如何正确用药和就医,提供全方位贴身服务。另外,该中心还会为其中一位家庭成员提供一次免费体检。至于高级私家医生,提供的服务就更加全面了。据了解,该中心参照国外私人医生的服务准则制定了完善的“私人健康顾问”服务标准,费用为每年3万元。

    记者就私人医生服务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都认为对于大部分有支付能力的个人和家庭而言,聘请私人医生不失为提高健康水平、保证科学治疗的一条捷径。中国科技证券哈尔滨营业部的孙兵认为,聘请一位名医作为自己的私家医生已经成为了部分人群的实际需求。对于有支付能力的个人和家庭而言,聘请私人医生不失为提高健康水平的一条捷径。聘请私人医生为自己建立起完善的健康档案,让医生定期上门做保健家访,解决家庭成员的医疗事务,能为自己带来不少方便。也有人认为,自己身体挺好的,没有必要每年花上三四百元请私人医生。

    私人医生的出现,一方面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意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更重视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医疗体制的改革还要继续进行,医疗卫生行业还未能完全走向市场化运作轨道,私人医生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人们这方面的需求。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