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连续三年过货量递增百万吨 绥芬河口岸过货突破500万吨
2003-02-12 04:55:1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绥芬河2月12日电 新春佳节前夕,“国境商都”绥芬河传来好消息:2002年,口岸过货量达到538万吨,比上年增长28.4%;对外贸易额实现1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对俄贸易额超过全国对俄贸易额的十分之一。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地处中、俄、蒙、韩、日、朝这一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窗口”,拥有铁路和公路两个国家级口岸。改革开放后,绥芬河对外贸易红红火火,口岸过货量迅速攀升,但只有百万吨过货能力的铁路口岸成为对外贸易的“瓶颈”,进出口货物积压严重,最多时俄罗斯每日有3000个车皮不能通过这里进入中国。对此,绥芬河市委、市政府把铁路口岸视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提出了加快建设大通道的战略。1993年起,他们跑上促外、招商引资,先后争取7亿多元资金,对铁路口岸站进行新建北站场和扩能改造,使过货能力由百万吨增加到640万吨。去年底,铁道部又投资3.23亿元,再次对铁路口岸站进行改造,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后,通货能力将达到900万吨。经过十年不懈努力,绥芬河口岸已形成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较完整的产业链,集查验、货代、报关、银行于一体的现代化口岸。

  1991年,绥芬河还多方筹资3800万元,开通了对俄公路口岸,年过货能力发展到50万吨。

  在加快大通道建设的同时,绥芬河还投入6亿多元,加快了口岸的道路、供水、供热、供电、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开通了中国哈尔滨——绥芬河——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港、东方港——日本海沿岸及东南亚、美国的陆海联运“黄金通道”;并通过降低费用、简化手续,铁路口岸24小时通关、先验后放、建设物流信息平台等优化环境的举措,挖掘口岸的过货潜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利用口岸,开拓国际市场,使绥芬河口岸实际过货量年年攀升。1999年过货216万吨,2000年过货320万吨,2001年过货420万吨,2002年达到538万吨。连续五年过货量占黑龙江省口岸过货总量的70%以上。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