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改造“致癌”机制 企业家为黑龙江省国企下猛药
2003-02-17 08:02:2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2月16日电15日, 一场别开生面的企业家对话在亚布力第三届中国企业家沦坛上举行。对话一方是联想、泰康人寿、创维等国内顶尖企业家,一方是哈飞、哈药、龙涤、佳纸等省内国企当家人及省内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

    一方虚怀若谷,一方坦诚相见,双方就“黑龙江国企出路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碰撞。

    “国企的不科学机制是致癌的机制”,论坛主席田源博士一语命中国有企业的致命弱点。企业家们则对这一“症状”下起了猛药。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要给员工股权”,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举了自家例子:“联想原来是100%的国有企业,科学院一股独大。之所以能够20年来稳步上升,就是因为不断进行机制改造,如今员工已拥有30%的股份。”“但股权不能平均分配,如果每人分5万、8万,就毫无意义。”新华联集团董事长傅军提出“二八定律”,他认为:“真正对企业起决定作用的只有20%员工,而这20%中只有一个一把手决定企业命运。只有股权相对集中,才能保证决策不受干扰。”

    对此,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老总陈东升提出了另一解决思路,国企改革不一定非要解决股权问题不可,他以新加坡航空公司为例说明,该公司是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采用国有私营方式,但采用这种形式,经营者的报酬一定要高,并且配有高额的养老金,以保证退休后体面地“着陆”。

    华立集团董事长汪立成对哈电表厂等一批国企相当熟悉。他说:“别看哈电表厂如今是个烂摊子,可沿海一带的仪表企业都是电表厂跳槽过去的人才扶植起来的。”他认为,国企优势不可小视,关键是如何盘活存量资产。如果能引进民企和外企的资金及管理方式,利用现有的资源,卸掉包袱,那么这样的企业发展潜力巨大。

    “相对于发展高科技,对黑龙江来说,提升传统产业更重要”。柳传志、傅刚等对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深感兴趣,并不同程度地伸出了合作的橄榄枝:“我们可以注入资金,带来新的理念,可以帮助国企改制,但我们需要这里的资源与政府的支持。”

    “这是三届论坛中层次最高的一次对话。”主持人田源总结。参加对话的副省长刘海生当即表示:“将筹措建立‘省府直通车’,为外来企业家与省政府首脑建立沟通的平台,营造一个培养黑龙江大牌企业的政策环境。”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