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2月18日电万一发生火灾、地震怎么办?遇到别人突发心脏病、摔伤怎么办?有人煤气中毒、溺水怎么办?记者昨天与哈尔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部分宾馆、饭店、商场、公交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者的急救、自救知识几近于零,对付各种突发病症、意外伤害的唯一办法就是拨打“120”求救。
在凯莱商务酒店,一名服务人员能熟练地回答出如发生火灾,要关紧门用毛巾把门缝堵上,在室内等待救援。但被问到如果客人突然晕倒该怎么办时,被调查者称自己不能采取任何措施,唯一该做的就是拨打“120”叫救护车。在回答遇到大动脉出血是否可用电线等物勒紧肢体时,一位前厅工作人员回答可以。市红十字会组训部部长刘雅芬当场指出,该方法不当,极可能造成受伤者部分肢体坏死。
在2路和16路公共汽车调度室,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问“遇到交通事故如何救助伤者”时,三四名司乘人员都表示,应立即拨打“110”或“120”,此外不知道采取什么措施救人。其中一名驾驶员称,自己在1997年曾接受过急救培训,但因多年没有接触早忘记了救人的技术要领,“只记得老师说过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时要使劲按”。刘雅芬说,只记住这点远远不够。心肺复苏技术只有掌握正确要领才能奏效,否则很可能造成伤者肋骨骨折。
在烟草宾馆二楼的草原羔羊火锅城,一名服务员说:“我们从未接受过急救知识的培训。”当问其如果发生地震如何自救时,她说:“从没遇到过。”
在中央商城超市,服务员能较好地回答工作人员提出的关于防火逃生方面的问题,但对于是否掌握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她说只在电视里看见过,并不知道具体怎么做。
市红十字会有关人员在调查结束时认为,多数被调查人员掌握了一定的基本防火知识,知道如何疏散顾客,但自身逃生经验不足。同时,对其他意外中的自救、急救常识了解几乎为零;即使知道,掌握的方法也不正确。我市亟须在人口密集场所的从业人员中开展培训,使更多的人掌握救护车和救援人员到达前的救生和自救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