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情人节,记者亲历“单身派对”
2003-02-18 09:23:1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2月18日电如今公开征婚交友在人们的观念中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港台电视剧中,陌生男女“贵族相亲”式的“六人晚餐”让不少单身男女羡慕。而现在不少新颖“高档”的婚介形式也已在本市出现,“高档”的形式是否就能带来高素质的伴侣呢?14日,本报记者以单身女子的身份参加了某婚介所举办的“单身派对”。

    14日晚6时,记者根据广告来到了南岗某酒店时,酒店的一个小厅的三张圆桌已经坐满了人。活动的组织者见到记者是一年轻女子显得非常高兴,收取了30元“活动费”。询问记者的职业,得知是“文字工作”后,未查看任何证件,就把记者领到一圆桌前大声介绍:“来了个漂亮妹妹,是高级白领。”记者随后了解到此次“派对”的主要活动就是聚餐,餐后有几个小游戏,条件合适的人还会被安排“单独唠唠”,参加者多为30岁左右的未婚青年和中年的离异人士。也许是聚餐减少了拘束感,参加活动的男士不少说话都比较直接,记者在席间被不止一位男士询问职业、择偶条件、是否是婚介所会员,甚至有的更干脆问:“愿不愿找做买卖的?”

    但据记者观察,活动的参加者似乎并非如组织者先前承诺的那样“都是高素质的”。不少男士得知记者是本科学历时都表示惊讶,甚至有人问:“是不是你来这是不用交费的?”言下之意把记者当成了“婚托”。席间,组织者时常简单询问一下某个人有无婚史、做什么工作、是否有房子,就安排其和一位异性去一边“唠唠”。8时半聚餐结束时,为了避免误会,记者提前离场。

    花几十元钱参加聚会就能认识很多单身朋友,似乎并不贵,但记者参加活动的感觉似乎是“安全感”少了点,缺乏有效的验证手段。与记者交谈的几位男士分别是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和医生,参加者的背景与教育程度的差异很可能会使有效交流的机会减少。也有个别人认为婚介所安排的晚餐标准太低,30元“花的不值”。可以说目前这种“高档婚介”手段并不等同于“高水平婚介”,参加活动的单身男女在敞开心扉的同时,也要睁大自己的眼睛。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