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2月26日电哈尔滨太阳岛综合整治中,岛上建筑应具有何种风格?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了他们的意见。
“太阳岛的总体风格应以自然为主,立求保持原有风格,尤其要保护和保留那些反映不同时期哈尔滨不同建筑风格的建筑。”省城市规划专家李志春如是说。太阳岛内除了有尖顶、穹顶的欧陆风情的木结构俄式建筑外,还有一些近年来陆续建设的风格迥异的建筑,其中一些不乏美观的外观造型和景观形象,其内质也相当不错,规划中已初步确定把这样的建筑保护和保留下来(其中保护建筑6处、保留建筑22处),对其外观不宜做较大的变动,应力求保持原有风格。太阳岛如果没了过去的那些老建筑,或者面目全非,即使有再多的花草恐怕也会让人感到陌生。让太阳岛上的景观、建筑回归自然,保持原有风格,让故地重游者一来到太阳岛,就能把美好的记忆找回来,也让外地游客能感受一种特异风格,这应该是太阳岛整治的一个要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专家郭恩章说,太阳岛在哈尔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十分重要,是对南部中心城区人工环境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以自然环境为主的太阳岛在过去的岁月中给人们带来了难以忘怀的郊野风情,(岛东部)也留下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老房子,特别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别有风情的俄式建筑,虽经风雨剥蚀,今非昔比,但它们印着历史的发展轨迹,成为历史的见证。把它们修缮保留下来,变为景观是非常有意义的。此外,解放后建起的一些质量好的建筑,只要不是庞然大物,又能同环境相协调,也应修缮后加以保留。修缮,并不是复杂的改头换面,而是在尊重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对建筑立面做适当的整理,是修旧如旧,而不是修旧如新,这也是国际上对旧城区、旧建筑改造的一个原则和共识。太阳岛上的景观改造,一个重要价值就是要反映哈尔滨发展的历史足迹。在东区改造中,增加绿化的同时,应保留原来的一部分木制、视线比较通透的栏杆,还有街路上铺砌的块石等,对于杂七杂八的违章建筑,包括牌匾等,当一律拆除。整治后,这里应该有一个反映过去历史的完整清新的面貌。
郭恩章认为,太阳岛上的总体建筑风格不应千篇一律,表现出的应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特色。不能全盘欧化,把现代东方的东西一律改为欧化并不可取。
太阳岛缺少标志性建筑,赵朴初老先生所书有“太阳岛”三个苍劲有力大字的巨石现已不足以成为景观,太阳桥体量也过大,与周围风格不协调。郭恩章主张,即将修建的岛内标志性建筑体量要适中,即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是与自然景观很好结合的构筑物,如在绿树掩映中建一座玲珑别致的古堡。其它建筑物也要小巧、有特色,如在青草碧水旁用圆木堆砌而成的朴拙浪漫的小木屋,也可沿弯弯曲曲的游路建小桥、休憩亭、小咖啡屋等。
“不能让岛上的老房子空着,要保持岛上有生气,使岛上24小时人气旺盛,避免夜间成为一片沉寂的死岛。”郭恩章强调,岛上所保留下来的一些建筑,在功能上应成为游人住宿的场所。来到岛上的游人,不必在傍晚匆匆离开,而可以留下来看日落、观日出,可以参与岛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世界上许多景点都保留一些居民生活在里面,日本的一些风景区,一些老百姓的房子就是一个旅馆,价格则非常便宜,游人即饱览了风光,也能了解和体验普通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