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人间真情撼天地 托老所成了孤儿的家
2003-02-28 15:23:2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8日电佟博文是个不幸的孩子,在14年的时间里,她先后送走了相依为命的双亲,尝尽了生死离别的苦痛。然而,佟博文又是个幸运的孩子,是社会上许许多多个好心人向这个苦命的孩子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她扬起生活的风帆。

    2002年12月16日,深冬的北国齐齐哈尔寒风凛冽,雪花在北风的怂恿下肆虐着整个城市。位于齐齐哈尔建华区浏园家属区21号楼的“爱心长寿苑”托老所里却其乐融融,因为所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住户”———失去双亲的14岁小女孩佟博文。

    从这一天起,小博文苦难的生活画上了句号,在她幼小的生命里再没有寒冷的冬天。

    这一天,托老所成了小博文永远的家。

    小博文是在苦水中泡大的,14岁的生命里充满了艰辛

    5岁那年,本应该尽情享受母爱的小博文却不得不让死神带走母亲,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母亲一词就是对妈妈无穷无尽的思念。每当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小博文稚嫩的眼睛里就噙满了思念的泪水。

    妈妈走了,小博文与父亲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可是命运总是对那些饱受磨难的人们吝啬至极,没过多久,小博文的父亲佟志新又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医院不止一次给这个家庭下过病危通知。

    小博文的爸爸佟志新是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的工人。自从得了绝症后,佟志新就再也不能上班了,本来就很清贫的家庭失去了惟一的收入。在随后的8年里,为了治病,家中的所有积蓄都用光了,连楼房也卖了,小博文家的生活降到了最低点。冬天,小博文的家里冷得像冰窖,水缸里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还只有8岁的小博文就撑起了整个家,成了家里的主心骨,买菜、做饭、洗衣服、给爸爸端屎端尿……

    放学后,小博文每天都去市场上买菜,日子久了,卖菜的叔叔阿姨都知道了孩子的身世,只要她来买菜,都少收钱甚至干脆不收钱。早早就当家的小博文从来不乱花钱,为了省钱,她晚上写作业从不开灯,在烛光下,小博文的字依然写得那么工整。

    爸爸厂里的领导知道了小博文家里的实际情况后,每月给佟志新补助200元钱,厂里的领导和车间的同事也经常来看望他们父女俩。但这一点的补助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庭的贫困。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小博文感受人间真情

    1995年11月16日,小博文和父亲从媒体上得知齐市有个民间组织———爱心长跑协会,该协会专门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家庭。抱着一线希望,父女俩给“爱心长跑协会”写了一封信,希望好心的人们能够帮助父女俩。没有想到,信邮走的第二天,爱心长跑协会的成员王志芳、秦永辉、姬永发等十几位叔叔阿姨就真的来了。他们有备而来,每人的手里都拎着各自从家里带来的生活品。叔叔阿姨们看到小博文的家里冰冷得像冰窖,炉子里没有一丝火星,煤仓中也空空如也,就立刻组织人用大伙捐献的钱买来一吨优质煤送到小博文的家里,大家合力一筐筐将煤收拾到煤仓里。有了煤,家里生起了火,望着炉子里窜来窜去的火苗,闻着煤炭烧焦的味道,过早立事的小博文第一次感到家的温暖,第一次感到亲人的关爱。

    从此之后,小博文一家与爱心长跑协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平时,这些叔叔阿姨经常来家里帮助父女俩做家务,这几天你负责家里的煤,那几天你负责给家里买生活用品,过几天你来给小博文辅导学习……每到节假日,这个简陋的斗室就充满了欢声笑语。父亲仿佛病得也不那样重了,小博文也体会到了久违的亲情爱护。长跑协会会员、齐市中级人民法院纪奎了解到小博文家庭的实际情况后,立即向院里做了汇报,院领导当即决定号召每个工作人员从每月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作为佟志新家的专用帮扶资金,并定期拨付,好让这个家庭能够维继下去。院里领导又多方联系,帮助小博文家动迁后搬进了50平方米的楼房。躺在病榻上的佟志新激动的说:“你们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我和博文真是不知道怎样来感激你们,就算是我死了,也要用我的灵魂来保佑你们。”

    2000年,小博文上中学了,长跑协会的会员们多方联系,动用所有的关系帮助小博文联系学校,让这个多难的孩子能够继续求学。在大家的努力下,齐齐哈尔市第二中学决定收下小博文,并免去她的一切学杂费用。9月1日,小博文在所有好心人的期待下,走进了二中的校园,她身上的校服、书包中的书本、文具都是学校免费为其提供的,那天是小博文最快乐的,也是最值得回忆的一天。二中不仅收下了小博文,还挑起了帮扶小博文一家的担子。崔校长、教导处主任、班主任经常来家里看望父女俩,帮助解决生活上的难处,佟志新不无感激的说:“你们给我女儿学习的机会已经让我感激不尽了,大家还这样照顾我们俩,可让我怎么报答你们呢!”

    在二中,老师和学生对小博文的帮助和资助都是在背地里进行的,就怕小博文自尊心受到伤害。同学和老师偷偷地为她捐款,用作小博文日常学习花费。学校离小博文的家很远,每天光坐车就得花4至5元钱,小博文不舍得花钱坐车,就步行。同学和老师知道后,征求她的意见帮助她购买了一台崭新的自行车。在父亲去世后,学校还为小博文提供免费的午餐。小博文常常感叹:“我没有了妈妈,这些老师就是我的亲妈妈,我没有兄弟姐妹,这些同学对我情同手足。”

    托老所成了孤儿的家

    2002年12月16日,在死亡线上挣扎了8年的佟志新,抛下了相依为命的女儿走了,小博文再一次经历了生死离别的折磨。临死前,佟志新不止一次地说过:“我的生命早该完结了,是这些善良的人们用爱心支撑着我和我的家庭,让我和女儿感受超过亲人的关爱……我可以放心地走了,因为有他们在继续抚养小博文……”爸爸走的时候,小博文没有守候在爸爸的身边,那时她还在上课。在知道噩耗后,小博文强忍悲痛的泪水,心里默默的祝福爸爸走好:“放心吧爸爸,这几年我已经锻炼成为一个完全能够照顾自己的人。”在场的人无不为小博文的坚强和成熟而感动。

    送走了父亲,小博文今后的生活该怎么办呢?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牵动着许多好心人的心,“爱心长跑协会”秘书长姬永发和齐市SOS儿童村联系,负责人说小博文已经超过了入村年龄;姬永发又和市民政局联系,民政局答复说可以接纳小博文到讷河福利院,但是如果进福利院,小博文就面临辍学。最后,姬永发和“爱心长跑协会”的会员们商量,还是由“爱心长跑协会”来抚养小博文,让小博文搬进“爱心长跑协会”建立的托老所里,和爷爷奶奶们生活在一起,让她有生活在家里的感觉,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就这样,小博文住进了爱心长寿苑托老所,成为托老所“一员”。

    如今,在托老所里小博文找到了家的感觉,每天和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互相关爱,还有专门的人为小博文准备可口的饭菜。小博文真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8年帮扶,人间真情撼天地;让爱做主,苦命的孩子尝幸福。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