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高锰酸盐”造出饮用水 马军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2003-03-04 14:20:2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3月4日电只需在污染比较严重的饮用水里加一定量的氧化剂,就可以去除水中藻类、嗅味、有机物等有毒和致癌物质,这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马军博士及其课题组研究的高锰酸盐复合剂除污染技术的独特魅力。此次在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马军主要完成的《高锰酸盐复合剂除污染技术》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从马军刚刚考取硕士研究生的那一天起,是导师李奎白院士引导他步入了饮用水除污染这一科技领域。在后来认真、翔实的调研中,马军了解到我国90%%以上的城市水领域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我国目前采用的传统水处理工艺主要是适用于处理未受污染的水,难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量污染物。一些有害物质,特别是致癌、致畸等有机污染物仍残留在应用水中,直接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国外通用的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或两者联用的除污染技术,因其价格昂贵、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又一直难以在我国推广应用。如何走自己的路,研究出一套成本低、效果好的水污染处理技术,让大家喝上优质的饮用水?马军教授最终把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在了“净水”这一片科研领域里。

    为此,马教授和他的课题组成员们经过了近二十年的研究,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往水中投入以高锰酸钾为核心的高锰酸盐复合剂可以强化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利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中间态成分的氧化和吸附,可以强化除有机污染物、强化除藻、除臭、除色、除浊等,并可有效地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量。而且,这项技术不改变现有处理工艺流程,不增加大的附属设施,既适合于新水厂建设,也适用于现有水厂改造,可充分利用水厂现有工艺流程与设施,有效地提高饮用水水质。经过几年的生产应用,他们已经在不同地区、水源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几十座水厂、水站广泛应用了该技术。

    在近二十年的科研生涯中,马军教授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奖励近十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九十多篇。目前,在“净水”这片科研领域里,马军教授并没有停留脚步,他正在向饮用水更深化的处理技术方面不断地探索。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