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3月5日电别人帮助人,献的是爱心,而市通信公司河图分局乡政营业厅的张彩杰帮助人,献的却是“真心”———她帮助别人时,不愿意让受帮助的人知道。
去年夏天,一位老大爷颤颤巍巍来到营业厅,拿出87元零钱小票,说家里的电话因欠费停机了,要交费开通电话。张彩杰一查,老大爷家的电话没打几次,欠的是好几个月的月租费和滞纳金,加一块100多元,87元根本不够开机。张彩杰如实相告,大爷一听眼泪下来了。老人说,自己孤寡多年,住在顾乡的“幸福公寓”里,生活大部分都靠政府和单位照顾,就电话费、电费得自己交。他多年没收入,安部电话轻易不敢打,就是为自己有病有灾时打个“120”、“110”、或者“跟单位要个钱”用的。如今这电话一停机,就断了跟外界的联系。张彩杰一听就要给老人把钱垫上,但老人要强,说什么也不同意,嘱咐说“能跟领导说减免就减免,不行就算了。”然后就走了。张彩杰按照电脑显示得知老人叫张德,从身份证登记号得知他出生在1913年,今年正好80岁。张彩杰多方联系,知道眼下局里没这方面的减免政策,为去掉老人心病,她自己出钱给老人交足了话费开了机,事后她给张大爷打电话,告诉他“给你减免了!”自己却一个月一个月地给老人付电话费直到现在。
记者采访张彩杰时得知,她母亲多病没收入,父亲去世10年了,娘俩生活得并不富裕。问她为啥还要拿有限的工资给不相识的老人付电话费?小张实在地说:“20多元我哪儿都能省得出来,但这点钱却能开通老人的‘救命线’,我觉得值……”本报记者 晨阳
编辑点评:综合很多“身边雷锋”的事迹,我们会发现,许多人在这么做的时候,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学雷锋”,小张也是这样。她帮助别人时不想让人家知道,也不求别人感谢,这种助人为乐的品德很朴素,很高尚,很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比起眼下某些人热衷自我炒作的那些华而不实的“爱心秀”,小张的精神犹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