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北京3月11日电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梁荣欣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9亿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而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当务之急是首先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
梁荣欣委员介绍:目前全国大约有行政村748340个,涵盖人口9亿左右,现职村级干部约225万人,如果再算上村级干部的后备人选,人数可能会翻一番。“村级干部的培训工作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采用新思路、新办法、新手段来推行,才有可能取得实际效果。”
梁荣欣委员谈到,随着我国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各种现代化的传输手段已基本覆盖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这就为就地培训不离土、不离乡的村级干部提供了可能性。教育部启动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把培训村级干部纳入国民教育正规渠道提供了可操作性。同时,国内外的一些有远见的企业集团也看准了我国农业教育和农村市场的潜力,表示愿意在资金和技术方面提供支持。可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来培训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可能是既省钱、省力,又便于大面积推广并能尽快取得实效的最佳途径。”
梁荣欣委员建议:设立“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项目,在全国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并逐步推向全国农村,尤其是充分调动各类高校的办学积极性,充分发挥各地农业高校在培训农业和农村人才方面的优势作用,同时抓典型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并给予指导和总结。“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难点在农村,而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则是第一步。”
据悉,目前东北农业大学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已开始试点实施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