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3月17日电如今,对自己有益的“绿色蔬菜”、“绿色鸡蛋”卖得很火,然而,对自然环境有益的环保产品却少有人关注。如可降解的塑料袋、快餐盒、无磷洗衣粉等环保产品销售上都有难处。
“环保产品”难进家
市民阎志均告诉记者说,她家人口多,几代老少住在一起,每天都要买回几兜子蔬菜和水果,但大多数塑料袋都是有色有味的,她对这些塑料袋心存疑虑,担心污染蔬菜和室内环境,但想买些无污染、可降解的环保塑料袋,却找不到地方。
在哈一百超市洗涤用品专柜,记者看到标明“无磷”的洗衣粉就有十余种。但营业员称,“无磷”的不好卖。记者发现,“无磷”和“含磷”洗涤剂在价格上基本相同,1800克的“无磷”和“含磷”白猫洗衣粉价格都是7.6元。
一家店老板听说记者要买无磷洗衣粉,则一脸茫然,答非所问:“什么‘无磷’?我只知道奥妙、汰渍好卖。这跟咱们老百姓没关系”。
关于含磷和无磷洗衣粉,消费者怎么看?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购买洗衣粉的顾客,她们表示买洗衣粉一看价格,二看品牌,买的都是自己常用的品牌,至于含磷不含磷的,没有注意。
“磷”到底对水土、对人有什么危害?
据环保人士介绍,含磷的洗涤剂随污水排入水域,会造成水体的丰富营养化,导致水草疯长,大量水草最终占据整个水域,从而使其他生物因缺氧而亡。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淘汰含磷洗涤用品,而目前我国无磷洗涤用品只占洗涤用品总量的3%。
据了解,日前,天津市已全面启动“禁磷”工作。由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洗涤剂,是造成水环境磷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为此他们呼吁广大市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首先主动拒绝使用含磷洗衣粉。并从今年4月1日开始,凡在辖区内的所有商场,包括超市、农贸 集贸 市场、各个商业摊亭,都禁止销售含磷洗涤用品。哪个商家再销售含磷洗涤用品,将被扣留查处。记者从哈尔滨市环保部门了解到,目前哈市没有出台有关“禁磷”令。
有毒塑料袋之忧
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袋的活动在全国各地已经开展了多年,2000年以来,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相继做出禁用超薄塑料袋的规定,哈尔滨市至今也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哈的一些集贸市场内卖豆腐、凉粉、蔬菜的商贩,仍在大量使用超薄塑料袋;一些大小超市,卖一些散装的小商品、小食品和半成品时同样在用超薄塑料袋。记者在哈尔滨中央商城下面的小食品广场看到,一家经营西安风味肉夹馍、羊肉泡馍的摊点,服务人员用超薄塑料袋包装。
据黑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介绍,市场上使用的超薄塑料袋,大都是由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制成的再生塑料制品,其中不少是一些手工作坊把废弃的聚氯乙烯捣碎后重新溶塑而成。专家们说,千万别忽视塑料袋有毒这一事实,随手抄起塑料袋就装食品,这是健康的大敌。同时,由于其不可降解,使用后随手抛弃对环境将会造成严重污染。
习惯靠不住制度来约束
人们一方面抱怨污染,一方面却又在制造污染。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洗衣粉生产量为200万吨左右,如果按平均15%的磷酸盐含量计算,每年将有30万吨的含磷化合物被排放到地表。除工业废水外,含磷洗涤废水越来越成为水污染的罪魁祸首。
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刘教授说,人们在使用一次性快餐盒和超薄塑料袋装热食物和热开水时,其温度一般都会超过65度,而此时,它所含有的双酚类等有毒物就会析出,浸入食物。据介绍,它含有的聚苯乙烯类物质有强烈刺激性,浓度高时有麻醉作用,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严重危害。而市民在使用高磷洗衣粉洗衣时,手和手臂会产生灼烧疼痛的感觉。
一向关心环保问题的哈尔滨市全国政协委员赵学铭呼吁,哈尔滨是一个国际都会,当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务实的方法,面对自己,面对环境。真正的环保意识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除了必要的宣传,还需要有制度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