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2日电 天气预报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而气象台也利用这个机会推出了气象有偿服务。据悉,去年黑龙江省气象台对外签订天气预报协议近百条,其中最高的一条卖出了5万元的高价。
黑龙江省开展有偿气象服务已经20年。初期的有偿天气预报主要卖给一些农场和粮库,方便他们选择晴朗天气进行粮食晾晒。而费用也是象征性地收取一点。
进入90年代,有偿天气服务也拓宽了服务面。为此,省气象台还专门成立了气象市场开发部,向外推广自己的“商品”。目前已经有电力、铁路、商业、农业等多个行业成为有偿天气预报的服务对象。
省气象台气象专业服务科曹科长介绍,近两年一些服装、鞋类以及家电经销者购买天气预报的情况非常普遍。2000年的一场冷冬,使很多羽绒服、裘皮大衣以及防滑鞋脱销,经销者急得团团转就是来不及组织进货。而第二年当经销者进了大量羽绒服相防滑鞋后,天气却又迟迟不冷,众多经销者因此赔了本。所以,现在有很多服装经销商都到气象台提前订购一个季度的天气预报。
曹科长介绍,购买天气预报的主要是一些行业部门,如电力行业要根据每天的气温变化来决定电力调配,公路部门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施工进度,铁路部门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维护。如去年省气象台成功地预报了哈牡铁路某段将降暴雨,可能发生泥石流,铁路部门提前派人维护,避免了事故发生。
据悉,目前上海等城市都已经出现了专业的气象经纪人,连接气象台和各个行业部门,推销气象产品。但目前黑龙江省还没有。
业内人士分析说,气象经济在黑龙江省只能说初具雏形,还没有形成规模,并且在气象商品买卖当中也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要想真正形成产业规模,还要等到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