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3月25日电参与到毒品贩子与缉毒警察之间迂回曲折的“智力游戏”之中,记者才真正理解了“逐猎”胜利时的亢奋。
日前,在道外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办公室里,队长石未明和民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作战方案”。钱是“饵”、人为“线”,这两样是“猎毒游戏”不可缺少的道具。此次行动的“线”是曾因吸毒倾家荡产的大军。
拨出一个曾经熟悉的传呼号,不多时,大军的手机响了,众人的目光聚集到他身上。“在哪儿呢?我想要点‘货’。别装,到底有没有。行,一会见。”待他放下电话,记者已感到手心冒汗了。“你不紧张吗?”记者问。大军看着手上如蚯蚓般蜿蜒的紫色痕迹忿忿地说:“紧张什么,几百万的家当都一针针扎没了,我早没感觉了。”
10时30分,按计划兵分三组。一组由侦查员扮成出租车司机,开车拉着大军;一组乘坐黑色轿车,记者就坐在该车的后排座上;还有几名侦查员乘坐另一辆出租车,和黑色轿车交替跟踪大军。通过电话联系,“货”主“大刘”让大军到道外区南极街上一个临街的居民楼。10时50分许,大军的车停在指定地点,另两辆车一前一后呼应。记者透过贴了茶色薄膜的玻璃屏气观察,只见大军边打手机边往里走,队长石未明立即指派4名侦查员下车跟踪。
几分钟后,人员撤回。原来多疑的“大刘”并不在此,过了一会儿又电话通知大军到承德街一个居民楼上的小旅店见面。到了旅店楼下,侦查员的两辆车仍停在大军车的前后,侦查员紧贴在电子门的门口,大军按门铃后上楼。为抓实证据,警方让大军单独上楼,5分钟后大军下了楼,怀里多了一盒十支装的杜冷丁。“上!”当记者冲上三楼,民警们已将一个穿着毛裤的胖子按倒在地,随后民警在其居住的307房间的床垫下发现了一盒十支装杜冷丁和刚才交易的700元现金。
这样的片断不过是警方与毒贩周旋的一幕,在正义和危险面前,缉毒民警们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