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3月27日电高考体检标准的放宽,使更多考生获得平等竞争的机会。记者近日就此对哈尔滨市有关人员采访发现,对这一政策,有人欢喜,有人担忧。
哈尔滨市残联康复部部长孙凤龙认为,每年高考,几乎都会有考生因身体健康或肢体残疾等问题被拒录。新政策把“不能录取”改为“不宜就读”,使高考更科学,考生更平等,只要不影响专业学习及其他学生,身体不够健康或肢体残疾的考生在录取时不受限制的原则,这体现了社会的宽容和进步。
对这一政策能否有效实行,一些教育工作者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一位高校教师认为,从目前情况看,各高校在招生上有自主权,在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时,可能对残病考生从“严”多过从“宽”,《指导意见》中还有些限制性规定,可能会成为高校拒绝录取患有疾病或生理缺陷考生的“挡箭牌”。因此, 相对身体健康考生而言,相同分数下,残疾考生在报考一些院校和专业时仍存在劣势。
哈尔滨省招生办有关负责人提醒,考生报考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导意见》和学校《招生简章》,患有疾病的考生在填报专业时,要避开学校可能不录取的有关专业。对患有“不宜就读”专业有关疾病的考生,也应尽量避开,以不影响自身发展。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