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驰名商标数量为零  哈尔滨市商标陷入“短视泥潭”
2003-04-07 10:02:3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4月7日电截至2002年2月,国家工商总局先后共认定中国驰名商标293件,上海30件,青岛6件,济南3件,沈阳3件,黑龙江仅有完达山(乳制品)、红星(奶粉)2件,哈尔滨驰名商标的数量为零。

    近年,哈市的注册商标数量总体上有进步,但是量少质低,占全国注册商标的比例很小,同其他城市比有一定差距。目前,哈市现有商标数量仅及沈阳的55%,成都的60%。这在强调知名度的市场竞争中,显然处于不利的位置。哈市工商局商标处的有关负责人认为,哈市的知名商标所以少,尤其是驰名商标为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一些企业经营者,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短期经营意识明显,不愿投资实施商标战略,特别是创品牌意识不强。据了解,哈市的一些国有企业的老总们通常更多地关注企业重组、合资等方面,对商标战略实施则不够重视,无意也不愿把精力放在商标品牌经营上。哈市近一两年就发生过多起知名商标被人抢注、又不得不花大价钱买回来的事,使得一些优质产品知名度不高,市场销路不畅。

    10000件与20%

    据了解,现在哈市使用注册商标的企业由改革前的30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家,涵盖了全部类别和服务项目。光宇集团、哈飞公司、三精药业等企业正在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哈市有效注册商标虽然突破了万件大关,但是哈市使用注册商标的企业仅占哈市企业总数的20%。

    那些注册未使用的商标反而让企业蒙受了不小的损失。采访中了解到,哈市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并不高,很多企业并非不知品牌是企业的生命线,但却不愿意让自己抛头露面,害怕遭遇侵权使自己的产品受到影响,另外还担心无休止的乱摊派。哈市工商部门在对企业走访时发现,一些企业被这两种情况深深地困扰着,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一些产品在南方的一些地方就被“克隆”。在2002年查处的448件商标违法案中,假冒全国驰名商标和省、市著名商标的案件就占查处商标案件的40%。

    哈市一些企业为防止被侵权,哈慈股份、哈药集团、北亚集团等上市公司,实行全类、全标及防御商标注册,开创了哈市商标注册的先河。2003年开始,将哈市列入东北三省的重点商标保护网扩展到北方十城市和地区,以加大哈市商标在外地的保护力度。

    200件与2000元

    从2001年开始,哈市申请商标注册人的主体不断发生变化,已延伸到股份有限公司、高科技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农村专业村屯。2002年私营股份制企业注册商标较去年呈继续上升态势,达200多件,占总数的20%以上。随着电视剧《刘老根》的热播,“刘老根”成抢手货,哈尔滨一企业花2000元抢先申请注册了“刘老根”商标,申请的30类商品中包括咖啡、糖、非医用营养粉、谷类制品、冰淇淋、食盐、调味酱油等。自个人被许可注册商标以来,哈市企业商标意识明显增强,许多还办理了全类注册,商标注册的产品门类不断扩大。但与外地一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002年,北京地区申请注册的个人商标数就达上千件;截至去年底,浙江省的注册商标增加到12万多件,全省企业共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2000多件涉外商标注册,许多企业还办理了全类注册。

    哈市工商局商标处副处长靳玉杰分析说,哈市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商标这个无形资产,但是还没有营造出与之相配套的气氛。多数企业还是把商标当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商标尤其是著名(驰名)商标不单可以产生切实的经济效益,重要的是它还可以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但有关人士认为,过去有关方面对培育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推广名牌产品的引导、扶持欠力度,且缺乏战略部署和全盘考虑,也是导致企业不重视商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背景资料

    198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和调整商标使用的法律,开辟了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先河。商标法实施20周年来,我国在商标立法和执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对于保护商标专用权,促使生产、经营者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维护商标信誉,维护消费者、生产者、经营者利益,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2001年12月1日新的《商标法》开始实行。1982年年底,哈市有效注册商标仅有600件,2000年年初,哈市有效注册商标已达到6600件,到2002年年底,突破万件大关。哈尔滨卷烟厂、哈药六厂注册商标数量都达到百余件。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