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4月15日电 13日是兆麟公园今年开园第三天,员工们一早上班就发现,4只活泼可爱的小鸳鸯已从南方飞抵园内。这已是小鸳鸯第5年在哈落户,为保证小鸳鸯安然在公园内孵化、成长,公园领导特意在园内西、南两处设立两个世界上最小的“自然保护区”,并派5名员工昼夜看护。
据园长李林介绍:从1999年小鸳鸯落户哈市以来,鸳鸯们年年都来。繁殖数量也越来越多,到2002年时已达到47只。今春天气较凉,鸳鸯来哈时间比去年晚了一周多,公园早早就把喂鸳鸯的小麦准备好,为防鸳鸯吃过多的生小麦会涨肚,还将小麦在水里泡了20多个小时,使其松软。4只鸳鸯飞抵后,李林园长特意花30元钱买了1公斤小泥鳅,给它们“接风”,以缓解长途飞行的疲劳。
据了解,4只鸳鸯抵哈后即分成两对,分别在园内南边湖畔和西边草地的树洞内各做了两个窝。为保证它们顺利产蛋、孵化,公园将鸳鸯栖息的大树周围两平方米内,划成两个“自然保护区”,并派5名员工专门看护。
此前已看护鸳鸯4年的员工李长江告诉记者:鸳鸯在5—6月孵化时特别怕打扰,一有响动,母鸳鸯即遗弃巢穴并拒绝孵化。因此,在这两个月里,员工将站在树下时刻看护。由于鸳鸯孵化时喜欢有较密枝条的树洞,今春公园对树木剪枝时,两个“自然保护区”的树木枝条都没动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