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4月16日电 随着公交新车的大批上路,哈市公交车中70%采用了无人售票,人们对自备零钞的购票方式已不再陌生,但在实际运作中乘客和公交企业还是有很多“麻烦”。
出行时提前准备零钱,或是在车站附近的报摊将手中的钞票“化整为零”,这样的经历恐怕是大多数市民都曾有过。没有零钱的乘客,不得不在售票箱周围等候找零;或是在乘务员的协助下向其他乘客换零;早晚乘车高峰时段,因乘客等待找零造成车厢拥挤、堵塞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记者在10路公交车上看到,一位中年妇女拿着面额50元的纸币上车,因无法找零司机只能让她在下一站下车。对此,司乘人员苦笑作答:“为了照顾乘客,我们已经打破了‘概不找零’的惯例,尽可能地为乘客提供帮助。”面对乘客被“拒载”的尴尬场面,司乘人员更多的是希望获得一些理解。在道外七道街乘车的刘女士上车后投了10元钱,却被司机认定为是2元,各执一词。无奈,刘女士被拉到终点站,经过一番调解,刘女士最终虽然拿回了找零,可却误了工时惹了一肚子气。
在哈市第一个实现IC卡乘车的89路调度室,记者看到三个点钞员正忙于埋头清点零钞。据车队于队长介绍,尽管IC卡的使用率已达到日平均1600人次,高峰时使用率达30%,且有不断攀升的趋势,然而30台车辆运营中每日仍需清点现金约25000余元,其中仅硬币就占了30%。高峰时根本无法在短短的5分钟内(车次间隔5分钟)完成清点,常常造成“压箱”,不得不利用平峰时间进行复核。若是IC卡的使用率提升到60%,零钞清点的繁重工作将减少一半。记者从哈市公交管理处了解到,哈市日乘车人数达95万人次,收取零钞近百万元。百万元零钞的清点、复核、存储,使各车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精力。此外,由于市民的素质参差不齐,假钞、残币、投入游戏币的事也时有发生。
专家指出,由于IC乘车卡相对传统的月票而言,具有一次购卡、无限充值、适当优惠等诸多优势,更为便利的支付方式对乘车者极具吸引力。目前,哈市乘客中月票持有者约占总人数的30% 40%,将成为IC卡推广使用的主体。目前,公交行业使用IC卡已在上海、大连、广州等城市相继推广。据悉,哈市交通局力争在今年率先在联运线路推行IC卡。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市场运作、价格合理定位、利益分配的管理模式的形成,从推广使用IC卡乘车到最终实现“一卡通”,市民的出行将变得更加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