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五西村“抠门”支书佘树德当致富领头雁
2003-04-23 11:23:02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哈尔滨4月23日电 “等这些小树苗都长大成材,这里就会变成一片绿色的树林,宽五西就会彻底改变现在这样饭都吃不上的穷酸相,到那时咱们的日子就没比了!”1984年,32岁的佘树德就任黑龙江省望奎县莲花镇宽五西村党支部书记。站在村西头的一片荒山上,他这样向村民们描绘宽五西村绿色和富裕的美景。

    19年过去,小树苗枝繁叶茂,宽五西真的变了样,成了全县的“首富村”。佘树德也变了样,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年轮一样深深的印痕,那是他辛劳多病的写照,更是他19年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写照。

    面对着一个谁也不愿接手的烂摊子和穷困潦倒的乡亲们,佘树德在“就职演说”中说:“如果不能带领全村人致富,你们就把我赶出宽五西!”

    佘树德刚上任宽五西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里到处是烂洼塘、土垒墙、草坯房。村上没办公室,学校没教室,村民家里没电灯。群众生活贫困,年人均收入仅100余元,村集体还背着13万元外债,支部书记一年间换了3个。

    面对着这样一个烂摊子,佘树德在“就职演说”中说:“如果不能带领全村人致富,你们就把我赶出宽五西!要想致富怎么办?没啥窍门,就一个字:干!”

    佘树德勾勒的美景打动了村民们的心,他们甩开膀子跟着佘树德干了起来。村西头有一大块三荒地,佘树德与村干部研究决定在那里开荒造林。19年间,他们起早贪晚,成年累月埋头苦干,在荒山秃岭上种下各种林木3000多亩,用汗水浇灌出片片新绿。如今,村办林场的林木储值已超过600万元,而且每年增值55万元,成了宽五西真正的“绿色银行”。

    佘树德常对村民们说:“粮食要种好,这是根本。但光种粮还不行。”1996年,佘树德摸准了种植月笕草能挣钱的信息,便鼓励村民们种植。村民们怕担风险不敢干,佘树德就带领党员干部用自家的地试验种植了300亩,当年纯收入10万元。转年开始,佘树德帮助村民们大量种植月笕草,高峰时种植面积3500亩,几年来,全村仅此一项就纯收入280多万元。

    令宽五西人叹服和自豪的是:佘树德如同“仙人指路”一样,使村里的经济结构调整总是领先一步。面对粮食不景气的现状,村里早早开始发展养殖业,如今,全村80%的农户养猪,年出栏生猪3000多头,纯收入35万元。看到村里劳动力富余的情况,佘树德积极引导和支持村民们走出土地去闯荡。1991年,村民王延军带着仅有的佘树德“赞助”的500元钱到伊春市打工,如今滚雪球般地积累起150万元资产。近几年,全村三分之一村民外出淘金,累计收入600万元。

    经过19年不懈奋斗,今天的宽五西村已经成为拥有上千万元资产、200万元流动资金的富裕村。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望奎县,有三分之二的村集体负债运转。相比之下,宽五西的成绩愈发显得来之不易。

    佘树德说:“宽五西这点家底是乡亲们汗珠子摔八瓣挣来的,我只有当好家的任务,没有‘可劲造’的权利。”

    佘树德上任之初,村里“吃皇粮”的有17人。佘树德大刀阔斧砍掉一多半,连他在内只留下5个人组成新班子。今天的宽五西人掐指算账:19年来村里节省下来的这项开支达数十万元!

    精打细算的佘树德得了个“抠门支书”的雅号。在宽五西村,说起“抠门书记”,人人都能讲出几段故事。

    上任第一天,佘树德宣布取消村食堂和差旅费。有一次,佘树德安排民兵连长替他去镇里开会,中午民兵连长和村会计在镇上花10元钱吃了顿便饭,回来后问能不能报销。佘树德说,不报销差旅费是村里规定的,谁也不能破。你替我开会,饭费就由我来出,结果,10元钱由佘树德和会计各承担了一半。没了食堂,来了客人谁分管谁领到家里自费招待,不论哪级领导哪个部门来检查工作,伙食饭一律是清水煮面条或小米饭土豆酱,佘树德先带头,从不破例。19年来,宽五西村的招待费竟只有不足8000元。

    记者在村里采访时,午饭就安排在佘树德家里吃过水面条加大葱沾酱,佘大嫂特地炒了一盘自己在山野里采的黄花菜,据主人讲这是“破格儿”了。村妇女主任田锁云告诉记者,多年来,佘树德家里来客不断,佘大嫂最多的一次一个中午做了五六顿“手擀面”,但是他们家从来没在村里领过一分钱的补助。

    村里富裕了之后,佘树德的精打细算作风没有变。前年村里建学校,除了请来几个木匠、泥瓦匠,佘树德和另外几名村干部成了专业建筑工人,苦活累活都自己干。到35公里外的林场买木材,佘树德亲自跟车当采购员和装卸工。装完车后天已经黑了,佘树德一算计住下来要花30多元钱,和司机一商量便连夜往回赶。走了不久下起了雨,山路变得泥泞,货车一次次陷进泥里,佘树德在后面推着车走了大半宿。差200米进村时,两个人再也推不动了,前来救援的乡亲们看到满身泥水、已经站立不住的支书,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佘树德常对身边的人说:“过日子就要从一分钱一粒米算起。不是咱不懂得享受,但现在还远远没到享受的时候。宽五西这点家底是乡亲们汗珠子摔八瓣挣来的,我只有当好家的任务,没有‘可劲造’的权利。”据统计,佘树德上任以来,他和村委会一班人共节约招待费、差旅费等各项开支47万元。

    在佘树德的心目中,群众的利益是最高利益,也是他工作的不竭动力。村民们评价佘树德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佘书记,没啥说的”

    宽五西村共有382户,1677口人。记者在没有任何人陪同的情况下,随意走访了一些农户,谈到佘树德,我们听到村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佘书记,没啥说的”。

    佘树德心中装着群众,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9年来,村里没让农户掏一分钱,由村集体出资先后通了电、安装了程控电话,盖起来25间标准化学校校舍。村里实行“七免费”,即免收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平安保险费、儿童防疫费、砂石费、照明线路维修费、火化费、村提留,近10年来,村里这七项支出达70余万元;“五保证”,即保证按时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农膜、农药和农机具。

    尽管有“抠门书记”之称,佘树德对“该花的钱”并不吝啬。对于宽五西村的老年人,元旦是他们最激动的节日。这一天,7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和有儿女抚养的老人分别可以从集体领取到700元和200元的生活补贴。老人们说:“树德是咱大伙的好儿子。有他照顾,咱100岁也活不够啊。”

    郭志刚是一位村民子弟,如今已经以优异成绩从黑龙江大学毕业。当年,他的父母双双病倒,小小年纪的他不得不告别课堂。这时,佘树德带着村干部来到他家,佘树德坚决地说:“地不能种村里包,‘饥荒’还不上叔叔替你还,治病没钱村里先帮解决。”

    1995年,村民吴文有家被一把大火烧得精光,就在吴文有夫妻几近绝望的时候,又是佘树德带领村干部来了,用不到20天时间起早贪黑帮助吴家盖起了三间砖房,还帮助吴文有寻找致富门路。如今,吴家靠做豆腐、养猪、酿酒,已成了村里的富裕户,年纯收入四五万元。

    长期的超负荷运转,使佘树德患上了萎缩性胃炎、肝炎、胆囊炎、肾结石等多种疾病。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佘树德几次疼得说不出话来。县委书记“勒令”佘树德在我们到的当天到省城医院检查治疗,但因为一批备春耕物资在这一天到货,佘树德再次推迟了看病的时间。

    离开宽五西村已是傍晚时分。袅袅炊烟浮动,小村一片宁静。高空中,一个列队飞翔的雁群掠过。佘树德正像那只头雁,在他的带领下,宽五西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