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4月27日电一度令人忧心的煤炭业如今现出一道曙光: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局快报数据显示,一季度,黑龙江省国有重点煤矿实现工业总产值17亿元,同比增加2.6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加1.1亿元。四大国有煤矿实现补贴后盈利1690万元。煤炭销量增加的同时,售价有所提高,商品煤吨煤售价150.78元,同比提高5.6元。
据了解,目前矿区职工年人均工资7107元,比1998年提高了26.6%%。从2002年开始,全省矿工工资就没有发生过新的拖欠。
煤炭行业取得这样的成绩并非一日之功。1998年,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大国有重点煤矿下放地方管理时,累计亏损总额达14.84亿元。2000年以来,我省制定了《全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改革脱困实施方案》及其配套办法。四大国有煤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全面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强化安全管理,最终慢慢走出谷底。
专家分析原因认为,首先,实施总量控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的产业政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2000年以来,全省累计关闭各类小煤矿3526处,煤炭行业压产2700万吨,使煤炭市场无序竞争的状态发生根本转变,煤炭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其次,现代企业制度为四大国有煤矿注入生机。四个矿务局分别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了公司议事规则和管理制度。稳步实施关闭破产,使企业消灭了大的亏损源,有效减轻了债务和冗员负担。此外,近3年累计3.2亿元的安全投入,改善了企业的安全设施状况,而强化经营管理、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等政策更是促进四矿闯过重重难关的“助推器”。
专家同时也认为,虽然一季度国有重点煤矿成绩喜人,但这只是阶段性的好转。受资金紧张、债务负担沉重、企业办社会包袱重等因素制约,全省的煤炭行业还有一段艰辛的旅程需要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