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4月30日电4月8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惟一一家大规模中药材市场、国家允许保留的十七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哈三棵树中药材市场开张。这样一处大规模的中药材集散地,地产中药材理所应当货畅其流,但实际情形却并不乐观。坐商心态得改了
在该市场内经营的哈三和药材站经理告诉记者,同南方的药材商相比,一些北药产地的经营意识还不强,尤其省内的药材产地大多仍是“坐商”心态,销售环节不畅,像葵花药业这样需求量大的企业,即使经营成本高,也要养活一批下乡收药的采购员。据介绍,葵花药业主打产品护肝片的主要成分是五味子,每年需要原料800多吨,数量十分可观。该公司副总经理关彦明告诉记者,为了满足生产需求,他们去年在桃山与当地林业局建立了药材基地,可以产出100多吨,而其余的700吨,都要靠几十名采购人员在药材成熟季节到产地去收购。制药企业对三棵树中药材市场这样的大集散地抱有期待,但省内药材产地的销售方式也应当尽快完善。吉林的人参生产、供货、销售已形成了一条龙,各个环节十分畅通,很值得我省的药材产地效仿。他说,与产地信息交流不畅通,进货渠道环节多,致使已具备仓储配送功能的三棵树药材市场的北药集散地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建大市场促进北药大流通
经理刘晓春告诉记者:“目前该市场有近1000个摊位,省内药店和医院所需的常用药材在这里都能找到,各品种药材来源遍布全国。我省的地产中药材五味子、柴胡、龙胆草等,占到了该市场药材存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省政府北药开发办于立河处长告诉记者,历史上,很多品种的北方药材都是南运,运到河北、安徽等地的药材市场再销往全国。黑龙江的药材———北五味、龙胆、防风、柴胡等因质量好、药性足很受欢迎,有些东北的中药企业和中药店也从河北进货,这就相当于让黑龙江的药材周游一圈再被买回来,提高了成本,也说明中药企业与市场的信息交流不畅。建立大规模药材市场的目的,就是为制药企业和药店使用北药,提供一个交易平台,把市场真正建成南北药材的交流中心、北方药材的集散地,这必然会促进北药的大流通,为实施北药开发战略创造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