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龙江涉外专利一年仅五六项 市场白流失智慧无人付费
2003-05-21 09:55:2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1日电上个世纪末,以张廷栋教授为首的一批哈医大科研人员用剧毒砒霜研制出了治疗M3白血病的良药,这一发明震惊世界。如今这种亚砷酸注射液已在美国和欧共体国家作为新药批量上市。与此同时,另有多国以砒霜为主要成分研制新药已经上市,与哈医大的亚砷酸注射液一道成为国际上治疗M3型白血病的首选。

    然而,这些以黑龙江省科研人员的发现为基础研制的新药却不必向我们支付任何费用。原因是,除了美国,我们并没有向这些国家申请专利。

    损失有多大?张廷栋的回答是“无法估量”。其实亚砷酸注射液在研制过程中,并没有忘记知识产权保护,1999年该药获国家专利,同时,在美国肿瘤基金会的帮助下申请该国专利。只是,我们的专利视野太窄小了,当意识到该向其他国家申请专利时,已经太迟了。

    发达国家怎样对待海外专利呢?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杨正午在哈尔滨知识产权县长培训班上介绍,跨国公司在其货物和技术出口目的国往往抢注专利。获得专利后,有的实施,依靠专利权占领市场;有的并不实施,目的在于依靠其专利权,挤压贸易目的国的科技创新空间,并收取高额的知识产权使用费。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一项统计,从1996年以来,我国信息领域受理的发明专利90%来自国外的专利。在这种强大的知识产权战略面前,我国一些企业已经在为他国的知识产权付费。如DVD产业、CDMA手机等。

    黑龙江省的涉外专利更是少得可怜,去年的申请量仅五六项而已。

    记者了解到,除了意识淡薄,知识产权方面人才严重短缺、相应的服务机构不健全是关键。我省尚无专门的涉外专利申请机构,想要申请国外专利只能委托北京、上海的涉外专利事务所代理,申请难度相比来讲大多了。

    申请国外专利费用过高也阻挡了发明人进军国外专利市场的步伐。据介绍,一项发明专利在国内申请只需两三千元,到发达国家申请仅一个国家就要几万人民币,此外,每年还有不菲的维持费用。面对未知的市场利润,先支付大笔费用,我省的绝大多数发明人还无此气魄,我们的普遍做法是“先赚了钱再说”,有了新产品随即上市,待市场看好再申请专利却悔之晚矣。

    在国外企业分享我们的专利时,我国培育专利市场的工作也提上了日程。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将拥有国外发明专利的数量列入评定研究性大学的一项标准,以鼓励申报重大科技成果占领国外专利市场。南方部分省市则推出申请国外专利给予一定资金扶持的政策。面对这种形势,黑龙江省亟需在国际市场专利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用哈工大知识产权办主任曲维明的话说,我们真正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有市场前景的领域必须要关注国内外专利申请,让别人也为我们的聪明才智付费。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