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尔滨检察院撑起廉政安全网 防止工程上马干部落马
2003-05-23 10:03:0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3日电日前,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又迎来了今年第十八个主动上门的“客人”———哈尔滨供排水集团,检企双方签订了“创建优质工程,培育优秀干部”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协议书,为总投资53.12亿的磨盘山水库工程架起了“廉政安全网”。

    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社会稳定保驾护航?哈尔滨市检察院提出“为经济建设服务,反腐败要打防结合,开展预防职务犯罪,防腐关口要前移”的新思路。他们立足于服务,着眼于帮助。近年来,共对投资总额为164亿元的38个重点工程开展了创“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职务犯罪同步预防工作,在这些工程中检察机关没有接到一封举报信和一个举报电话。

    主动出击预防,一改以往坐等案件上门、事后追究的执法方式,哈尔滨市检察院与市纪委、监察、计委、建委、交通等部门建立了预防工作联系制度,与哈市城市建设项目联审中心签订了《城市重大工程立项信息抄送制度》的协议,保证了重大工程项目从立项开始,检察机关的预防工作就能同时启动。

    “是检察机关为二环路夯实了廉洁的基石。”虽然随着工程的完工,卸任二环副总指挥已一年多,可一提起与检察机关的廉政共建,哈尔滨市建设局副局长郭立杰的眼睛仍然一亮。的确,作为当时哈市城建史上投资最大的项目,二环路工程总投资25.6亿元,工期3年,先后有1.6万人参与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有副处级以上管理干部近200人,偌大的工程,检察机关没有接到一封举报信和一个举报电话,没发生一起经济和渎职犯罪案件。针对工程建设的实际,检察人员见缝插针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建筑工地无定休日,检察官就在雨季或大风天临时歇工时深入施工现场,讲案说法;在春节期间施工队伍进行休整的时候,集中进行反腐败“冬季培训”;施工现场分散、临时性强,检察官们就制作流动宣传图板、廉政标语,编印《建筑领域职务犯罪预防手册》,到现场进行巡回展和发放。提前打好“预防针”的同时,检察机关还和建设单位共同制定规章制度,从制度上杜绝腐败。在哈尔滨国际体育会展中心工程建设的合同会签制度中,哈市检察院就提出,合同应由分管领导和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共同会签,从而防止了个人或某个部门单独行使此项权力,形成了公开透明、层层把关、互相监督的权力运作程序。

    工程招投标、原料采购、工程验收、决算等环节是腐败的“高发区”,哈市检察院及时对重点环节提出了检察建议。某工程通过采纳检察机关建议的新的招标方法,仅采购钢铰线、水泥、步道板和路边石等4项材料就比上年节省近千万元。

    尽责不越位,帮忙不添乱;严格遵守检察纪律,不借预防工作之便谋取私利。这是哈尔滨市检察院检察长杜松岩对预防职务犯罪的检察工作人员提出的明确的要求。就这样,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不但赢得了社会的信任,而且受到建设单位的欢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观念渐渐地由原来的“为我预防”转变为如今的“我要预防”。年初至今,又有磨盘山水库供水、太阳岛综合整治等18个重点工程的建设单位主动找到哈市检察机关为工程项目进行同步预防。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