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土地裂了河见底了 五常市抗旱形势严峻
2003-05-25 06:42:3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5月25日电就在全省面临近几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之时,作为黑龙江省水稻主要产区的五常市传来旱情加剧的消息:境内水田的主要灌溉水源——拉林河、溪浪河全部断流,三分之一水田严重渴水,200多万亩旱田种子根本没有萌动迹象……一场前所未有的干旱正侵袭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5月21日,记者在五常市民乐乡红光村附近看到,原来500多米宽、六七米深的溪浪河已被一望无际的黄沙所取代,只有从河床两侧激流冲刷留下的一道道深深沟壑,方可看出溪浪河的水流曾是何等湍急。河底的泥沙已经板结成了硬块,上面留着一道道被车辆反复辗压过后的痕迹。记者沿着河底走了200多米,才看到一条只有10多米的小河沟,沟内残留着发黑的死水。

    站在五常镇大桥上看到,拉林河也早已干涸见底。据附近渔民讲,近几年连续干旱,拉林河的水一年比一年少。无奈,渔民也“改行”做了稻农。在拉林河、溪浪河附近,一片片开春时刚犁过的稻田因无水泡田,大块大块干裂的翻起的土块上纵横交错着道道裂纹。部分早插的秧苗因渴水已枯死,枯黄的稻叶下密布着裂纹无数的干土片。

    据五常市水务局副局长善景芳介绍,从5月2日起,溪浪河就干了,至5月6日,拉林河也干了,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的。目前,龙凤山水库存水只有1.2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少了近5000万立方米,且流量还在急剧减少。如果再有十来天不下雨,靠它灌溉的60多万亩水田也将面临着禾苗干死的威胁。

    从兴隆乡到八家子乡、背荫镇、安家镇等沿途七八个乡镇,两侧的大田看不到一丝绿色,绵延不断、此起彼伏的黄土地被农民梳理得整整齐齐,垄上看到的只有一个多月前播种时留下的脚印。

    在兴隆乡大房村,记者看到老人、孩子也都跑到地里帮着浇水,撒种。记者沿着200多米的长垄从头走到尾,看不到一棵苗。65岁的张企凤老人挖到垄底20厘米处,也没见到湿土,他万般无奈地告诉记者,兴隆乡全都是丘陵岗地,坡太陡,拉水车进不来,水浇到地里又存不住。眼瞅着还未发芽的种子捂在土里干死了,只好重新播种,全靠人往地里拎水。

    在八家子乡东胜村的村道上,记者碰到了正往地里拉水的农民唐守仁,他告诉记者,自己种的100亩玉米,一棵苗也没出。重新播种,还要到十几里外的赵家屯拉水。每天清早两三点钟就到那儿排着,一天也只能拉三车水。据八家子乡乡长刘君讲,八家子乡地下水位低,地下100多米还不见水,打一口井至少需要10万元至15万元。全乡仅有的几口井都排满了拉水车,仅赵家屯每天清早拉水车就得排出四五十辆。但是乡里21万亩的旱田,出苗的不足三成,农民拉的那点水简直是杯水车薪,若再持续十天八天不下雨,苗就算冒出土也还得干死。

    记者离开五常时,已过21时,乡道上的拉水车来来往往,大田里浇水的农民还在奔忙着。尽管旱情一再加剧,五常农民仍在尽最大的努力,保苗抗旱,与旱灾抗争到底。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