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5月31日电100万元+一个拍卖师就可以注册登记,一间房+三四个人+一部电话就是一家拍卖企业,一次拍卖活动,就可轻而易举地获得少则一两万元,多则四五十万元的收入。目前,黑龙江省拍卖企业似乎来钱容易风险小,而且准入门槛不高,于是投资者趋之若鹜。
拍卖企业:从10家到96家
近年来,由于社会普遍看好拍卖业,行业队伍迅速扩大。拍卖行已呈饱和状态,而不少企业和个人仍在争取市场准入。拍卖业竞争的加剧,使得拍卖运作难度加大,费用增加,成本提高,行业利润下降。而引发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企业规模偏小、员工素质偏低,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拍卖企业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拍卖师。
黑龙江省拍卖企业目前已达96家,据黑龙江省拍卖行业协会会长洪廷宇介绍,1996年黑龙江省拍卖行业协会成立的时候,黑龙江省还只有10家拍卖企业,到了2000年也就增加了二十几家,到现在,3年间增加了六十多家,此外,还有数家拍卖企业正在审批之中。据了解,黑龙江省拍卖企业增加之多之快,连上海这一国际化大都市也比不上。目前,上海只有66家拍卖企业。
暗送回扣:不惜亏本
不少业外人士眼热而不顾一切挤进拍卖行列,最后因为同一区域内拍卖企业过多,为了生存,拍卖企业不得不采取降低佣金收取比例的做法以争取委托。而委托方则面对众多有求于己的拍卖行,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多的主动权,降低佣金支付标准成了其手中的利剑。据了解,拍卖企业依靠拍卖成交后的佣金生存,佣金最高为成交额的5%,但为了争夺拍卖业务,各拍卖企业纷纷以降低佣金为手段,你3%,我2%,你1%,我0.5%,于是佣金一降再降,直至为“零佣金”,不惜亏损经营。
暗送回扣、桌下交易也是一些拍卖行的无奈之举。回扣即“返还佣金”。长期“零佣金”,对一些拍卖企业来说自然难以承受,于是一些拍卖企业通过对委托方的经办人返还佣金的手段,争夺拍卖业务。
例如,表面上,拍卖人与委托经办人说好佣金为3%,并签下协议,而实际上,拍卖人与委托经办人另有“桌下交易”,即当拍卖成交后,拍卖人返还给经办人1%或更多的佣金,当然这些好处都进入了委托方经办人的腰包。
利润:不断下降
由于拍卖行所固有的特点和市场的变化,拍卖的公告、招商及人员的费用等必要成本却在不断增加。加之市场不热,一次性拍卖成交的标的平均也就在60%左右,再次拍卖的次数越多,拍卖行的成本就越高。一方面是减少支出,压低委托拍卖的佣金支付比例;另一方面费用和成本不断扩大,利润却不断下降。业内人士说,目前我省拍卖企业只有三分之一年成交额在1000万元以上,三分之一勉强度日,剩下的三分之一则难以为继。就是这样,拍卖企业也不愿意退出,期待着来年能分到一杯羹。
整合:势在必行
黑龙江省曾经取缔了注册资金不到位、没有拍卖师、几年未敲锤、设托儿恶意抬高或压低拍卖成交价的6家拍卖企业。业内人士说,光有惩处还不够,拍卖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提高运作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