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6月1日电连日来,黑龙江省城哈尔滨开展了“无痰迹”活动,由城管执法人员和“夕阳红”志愿者组织“七不准”监督岗,在城市繁华地段监督市民的不文明行为。
为维护城市环境卫生,1995年哈尔滨市曾聘用一些中老年妇女作为城市“七不准”监督员,监督处罚哈尔滨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但后来由于个人收入与罚款金额挂钩,致使很多监督员以罚款为目的,把宣传教育放到一边,影响了城市形象。2001年,哈尔滨市将这些城市“七不准”监督员解散。
今年5月31日,由城管执法人员和“夕阳红”志愿者组成的“七不准”监督员再次走上街头,让人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在黑龙江省博物馆站台前,十几位佩戴红袖标的“夕阳红”志愿者和三名城管执法人员在责任区内认真值勤,“夕阳红”志愿者手举“七不准”宣传牌,向过往行人宣传城市”七不准“守则,向市民发放预防“非典”宣传手册,同时配合执法人员监督过往行人是否有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
再次上岗的城市“七不准”监督员以礼貌和公正赢得了市民尊敬,也取得了很好的宣传监督效果。在黑龙江省博物馆监督岗,上午9点到中午12点,记者没有发现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据城管执法人员介绍,经过十多天的严格监督管理,哈尔滨中央大街、红博广场等设有监督岗的繁华地段,不文明现大大减少。
据执法人员介绍:前些天一天还能抓到七八个吐痰的,现在一天一两个,有时没有,好多了。
相关新闻